
基本简介
领导信息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学校名称:
冠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办学地点: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振兴东路265号
办学类型:
中等职业学校
办学性质:
公办
联系方式:
0635-2910868
主管部门:
冠县教育和体育局
办学规模:
现有教职工231人、其中正高级教师4人、副高级教师 34人,中级教师54人;专任教师219人,双师型教师占比70%以上。 学校目前设有三个专业部(信息工程部、现代服务部、机电工程部),开设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康复技术、幼儿保育、汽车新能源、机电技术应用等十六个专业,在校生3000余人。
办学条件:
近年来,学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办学条件,一所环境优美、管理优化、教育优质的校园已经形成。目前学校占地面积236亩,现有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有教学楼4幢(知行楼ABCD四区)、宿舍楼2幢(学生公寓一、二,共280间)、实训中心(楼)1幢、艺体馆1幢、实训车间一处,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1处、匠心广场1处、拓展训练基地1处,实训设备总值4200多万元。
办学特色:
近两年来,冠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在部省共建职教高地和职教大会精神的指引下内涵建设,快速发展,打造了特色鲜明、区域优势明显的教育教学体系。 (一)坚持党建引领,学校治理体系日臻完善。 学校坚持党建引领,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加强制度建设,实施“1357”发展规划;学校坚持精准化和信息化改革方向,以领导有度、管理有序、执行有力、治理有绩的“四有”原则为引领,着力构建了制度完备、组织健全、运行高效、调整有序的管理体系,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打通绿色通道;成立了由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学校理事会和专指委、教代会、家委会等议事机构,形成以学校为核心的综合议事机构体系,校部二级管理模式的高效运行。依法制定了以《冠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章程》为统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据可循。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以上带下、总揽全局。始终坚持集体讨论、民主决策的领导和工作方式,在具体工作中,能处处着眼大局,时时率先垂范,坚持群众路线,倾听基层呼声,关心师生成长,勇于担当,较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深得社会各界好评。 (二)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程度日益加深。 近年来,学校先后与鲁西化工、冠洲集团、冠星集团、天沐集团等24家本地企业和山东网商等知名企业开展务实合作,实行联合招生订单培养办学模式,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刻把握职业教育属性和定位,牢牢坚持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不断解放思想开放视野,形成基于实际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现代学徒试点,着力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三)强化五育并举,努力打造体育特色名校。 冠县具有丰厚的体育文化底蕴,查拳、梅花拳等武术门类长盛不衰。学校秉持“文明其头脑,野蛮其体魄”的理念,按照体育运动带动劳动教育,反哺技能教育的思路,坚持树立“体育特色校”品牌。以制度为引领,以课程为保障,以文化为支撑,着力夯实体育运动阵地。让体育运动走入课堂、渗入生活、带入人生。
师资水平:
学校建立自主、开放式人才招聘机制,新进教师逐年提升,为推进学校创新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现有专任教师209人,其中专任专业教师140人,双师型教师比例为78.6%。正高级讲师3人,高级讲师32人,为构建高水平、结构化的教师创新团队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教师队伍整体发展起到了有效的引领带动作用。 学校坚持以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团队为目标,整体发展与团队建设并重,赛事引领与岗位提升并举,教师培养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有5人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和班主任大赛中获奖、8人在山东省微课比赛中获奖、14人在山东省技能大赛中获奖、7人获得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优秀指导教师奖,27人获得聊城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4人获得聊城市教学能手、24人获得聊城市优质课奖。吴书波、王学斌、邢继国、王世轩等4名老师被评为县级名师,邢继国老师被认定为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王焕东、邢继国两名教师获得聊城市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王学斌、许文生、邢继国等3名老师被评为聊城市首席技师、聊城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姜涛、李莹莹、陈雪梅、刘利老师获得聊城市“富民兴聊”劳动奖章,邢继国、林木光、程子飞等3名老师获得“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教师团队。
荣誉奖励:
冠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先后被评名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山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聊城市金蓝领培训基地、市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目前正在山东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立项建设。
历史沿革:
冠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是2008年6月由县委、县政府整合冠县教师进修学校、冠县技工学校(2009年6月)、冠县第一职业高中组建而成。
专业设置及特色:
学校坚持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区域主导产业,结合市场需求、行业发展,按照“增加、停办、控制、增强”方法调控专业。近年来,对接冠县装备制造业,增强了机电、数控等专业建设,停止了音乐等专业招生,增加了社会需求旺盛的康复技术专业,保持了专业与产业的较高匹配度,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趋于成熟。建成以装备制造类为主体,以信息商贸、现代服务专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专业群布局。在13个专业中,计算机应用专业为省品牌专业,汽车制造与检修等专业为省示范性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三个专业为省规范化专业。 近年来,依托冠县乡村振兴战略经济结构,聚焦冠县八大产业布局,选取省品牌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为核心建设数字经济产业专业群,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强群内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每年动态修订数字经济产业专业群及群内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构建以融合创新为核心的“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以1+X证书制度试点为抓手,建设“平台+核心+拓展”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化及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打造“双能双师双向”型省级以上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创新、实践、运营“四中心”为载体的技术技能平台,打造对接智慧城市数字经济高端产业的创新服务平台,探索“校-企-校”合作共建省内双落地的产业学院创新模式,健全多方协同、与国际接轨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应用的专业群建设经验和模式,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数字经济产业专业群已被山东省教育厅立项为山东省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
学生就业情况:
冠县职教中心学校2024年毕业生1000余人,572人升入专科及以上,600人到相关企业,就业率90%以上。
姓名 | 职务 | 分工 | 简历 |
吕东江 | 党委书记 | 主持学校全面工作。分管办公室、党委办、人事财务科。 | 男,汉族,1974年9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 |
王世轩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负责学校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工作,负责业务支部工作;协助吕东江抓好学校日常工作。分管政教处(宿管科)、总务处(餐厅科)、督导室;联系现代服务部。 | 男,汉族,1976年8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 |
王涛 | 党委副书记 | 负责行管党支部工作。分管安保科、工会、妇联。 | 男,汉族,1976年5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 |
于西虎 | 副校长 | 分管教务处(信息化、教研)、实训科、招生就业办、职教高考实验部工作;联系信息工程部。 | 男,汉族,1977年6月生,大学学历,群众。 |
刘天 | 副校长 | 分管培训科、宣传科、团委(学生资助)。 | 男,汉族,1993年3月生,大学学历,群众。 |
机构名称 | 职能 | 联系电话 |
办公室 | 协助党委书记和校长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和党务,负责学校对外接待、会议安排、材料撰写、文件收发、车辆调配、档案管理、安全保密及老干部等工作。 | 0635-2910868 |
教务处 | 负责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制定并组织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专业建设、专任教师管理、兼职教师管理、教材管理、教师量化考核、课程管理、教师发展、考务管理、1+X证书、教科研、课题管理、继续教育等工作。 | 0635-2910868 |
政教处 | 负责日常学生管理、学生法制及安全教育、学籍管理、学生档案管理、毕业证书管理、宿舍管理、班主任队伍建设、校学生干部管理、学生心理健康、综合素养教育、免学费申报、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等工作。 | 0635-2910868 |
总务处 | 负责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日常维修、水电暖供应、后勤保障与服务等工作。 | 0635-2910868 |
人事财务科 | 负责学校年度财务预决算、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工资管理、负责学校编制核定、人事档案管理、教职工年度考核、评模晋级、工资晋升、职称评审与挂钩、人员调动与退休人员的手续办理等工作。 | 0635-2910868 |
培训科 | 负责各项技能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建立健全培训档案,做好培训总结与反馈等工作。 | 0635-2910868 |
安全保卫科 | 负责校园全面安全管理、治安管理、突发事件处置、消防安全、校园巡防、法制宣传、重大活动安保、保安人员管理、安全值班、疫情防控等工作。 | 0635-2910868 |
现代服务部 | 负责落实各处室工作安排、日常学生管理、日常教学管理、实训室管理、专业建设、制订本专业部发展规划、本专业部(学前教育、护理、旅游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修订、课程建设等工作。 | 0635-2910868 |
信息工程部 | 负责落实各处室工作安排、日常学生管理、日常教学管理、实训室管理、专业建设、制订本专业部发展规划、本专业部(计算机、电子商务、物流、会计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修订、课程建设等工作。 | 0635-2910868 |
机电工程部 | 负责落实各处室工作安排、日常学生管理、日常教学管理、实训室管理、专业建设、制订本专业部发展规划、本专业部(机电、数控、汽修、焊接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修订、课程建设等工作。 | 0635-2910868 |
招生就业处 | 负责学校招生计划制定、招生宣传与实施、联合办学、高考报名、学生就业安置、实习管理、毕业生跟踪管理与信息库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 | 0635-7215858 |
实训科 | 负责实训室建设、实训设备管理、学生技能资格认定、师生技能比赛等工作。 | 0635-2910868 |
宣传科 | 负责联络新闻媒体、在报刊电台公众号等媒体宣传报道学校的发展成果和重要活动、组织宣传活动、大型活动摄影摄像、宣传片制作、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 | 0635-2910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