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2-26 15:00
/2025-45675457
冠县第三中学
2025-02-26
【教学研究活动】冠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下)教学研究活动
随着新学期的开启,冠县第三中学将继续秉承“以学生为本,质量立校”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为出发点,全面推进任务驱动式七步教学法,着力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重点
(一)教师专业发展: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通过做高考题、研究高考题、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比赛、校际交流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实施高效教学,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创建生活的课堂、民主的课堂、探究的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三)课题研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推动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四)教学资源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构建学科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集体备课
(1)每周进行一次大教研,对本周教学进行复盘,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对下一周的教研内容做好安排,布置好具体任务,准备好所用资料。
(2)每日进行一次小教研,由主备教师就已经制作好的课件、学案进行课前试讲,其他科任教师在组长的带领下提出修改意见,进行补充完善,最后打造出精品课件和学案。
(3)学案制作要链接课标,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必备知识、任务驱动、拓展迁移等要素。同时,注重排版规范,包括标题字体、正文字体、页边距、行距、页码等细节。
2.听评课
(1)各年级每科每周需开展一次公开课,由骨干教师和新教师交替进行。
(2)有经验的科任教师每星期听课不少于2节,新入职三年内的教师每星期听课不少于3节。
(3)评课活动要注重实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3.青蓝工程
(1)教研室要积极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帮助新教师,配合师训科做好青蓝工程项目。
(2)新教师的带培应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有效果。
4.青年教师优质课
为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青年教师钻研教材和设计课堂教学的能力,以讲课活动的开展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特此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此活动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优化实施流程,定标准、精设计、细打磨,真正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创新教学方法
(1)推广使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推进任务驱动式七步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优化教学流程
(1)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注重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环节的衔接和过渡。
(2)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学习。
3.关注个体差异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实施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辅导。
(2)加强对后20%学生的关注和辅导,努力提升他们的学业水平。
(三)推动课题研究
1.课题申报与管理
(1)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申报,特别是青年教师,要敢于申请课题,先保证能进入,有数量,有载体。
(2)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由重首尾到重开头中间结尾,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和实效。
2.课题研究规范化
(1)建立全校各类型课题的管理体系,省、市、区、校分类管理。
(2)课题中途有研究方向变更或人员变更的,及时进行登记、存档。
(3)做好市级课题的平台管理工作,被立项的课题要按要求完成上传并审核提报。
3.成果推广与应用
(1)定期召开课题开题会、中期检查会、结题会等会议,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2)鼓励教师将课题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检验成果的有效性。
(3)加强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和交流,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四)课程资源收集和整理
定期收集学案、课件等课程资源,并进行归类整理,为下一学期年级之间的流转互享做好充足的准备。
(五)加强校际交流
通过与一中、武训的联合教研,实现资源共享,借助优秀学校的宝贵经验与先进理念,为我们的教学提供精准的导航,调动学科组教学研究的氛围,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六)学科节活动
各学科组的学科节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钥匙,也是丰富学生日常生活的多彩画卷。通过举办数学竞赛、文学朗诵、科学实验等多样化的活动,学生们在探索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更在愉悦的氛围中培养了兴趣和爱好,促进了全面发展。
(七)校刊制作
校刊制作计划每学期推出两期,严选内容,精心呈现。我们将深入挖掘学校文化底蕴,展现师生风采,包括学术论文、艺术创作、体育竞技等多方面才能。每期校刊都将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意的舞台,让师生们的智慧与才华得以闪耀。通过高质量的编辑与设计,校刊将成为连接师生、传承校园文化的桥梁,记录下每一学期的精彩瞬间,成为学校宝贵的记忆库。
四、预期成果
(一)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二)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得到激发,学业成绩稳步提升。
(三)课题研究取得显著成果,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和教学论文。
(四)教学资源收集整理取得新进展,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流转。
五、工作安排
2024-2025学年下学期教研室工作安排 | ||
周次 | 日期 | 教研活动安排 |
第1周 | 2.13-2.16 | 1.制定本学期课程规划;2.制定本学期学科教学计划;3.发本学期教案和听课记录 |
第2周 | 2.17-2.23 | 1.组织学科组“一日一研”活动;2.组织学科骨干老师示范课活动;3.督促高一、高二创新作文、叶圣陶杯作文提交;4.安排制作高考二轮复习备考方案 |
第3周 | 2.24-3.02 | 1.组织学科组“一日一研”活动;2.组织学科组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3.交流高考二轮复习备考方案;4.数学组学科节活动;5.整理教研室档案材料 |
第4周 | 3.03-3.09 | 1.组织学科组“一日一研”活动;2.组织高一、高二学科骨干老师示范课活动;3.高三一模考 4.安排高一高二期中冲刺备考方案 |
第5周 | 3.10-3.16 | 1.组织学科组“一日一研”活动;2.组织学科组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3.高一高二展示期中冲刺备考方案 |
第6周 | 3.17-3.23 | 1.组织学科组“一日一研”活动;2.组织学科骨干老师示范课活动;3.政治组学科节活动; |
第7周 | 3.24-3.30 | 1.组织学科组“一日一研”活动;2.组织学科组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3.整理教研室档案材料 |
第8周 | 3.31-4.06 | 1.组织学科组“一日一研”活动;2.组织学科组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3.生物组学科节活动 |
第9周 | 4.07-4.13 | 1.组织学科组“一日一研”活动;2.高一高二期中考试3.学科主任高三听课 |
第10周 | 4.14-4.20 | 1.组织学科组“一日一研”活动;2.组织学科组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3.期中考试 |
第11周 | 4.21-4.27 | 1.组织学科组“一日一研”活动;2.组织学科组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3.历史组学科节活动;4.高三二模 |
第12周 | 4.28-5.04 | 1.组织学科组“一日一研”活动;2.五·一劳动节;3.安排青年教师优质课活动 |
第13周 | 5.05-5.11 | 1.组织学科组“一日一研”活动;2.组织学科组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3.组织青年教师优质课活动 |
第14周 | 5.12-5.18 | 1.组织学科组“一日一研”活动;2.组织学科组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3.化学学科节活动 |
第15周 | 5.19-5.25 | 1.组织学科组“一日一研”活动;2.组织学科组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3.地理学科节活动 |
第16周 | 5.26-6.01 | 1.组织学科组“一日一研”活动;2.组织学科组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3.高一高二安排冲刺期末备考方案 |
第17周 | 6.02-6.08 | 1.组织学科组“一日一研”活动;2.组织学科组高一、高二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3.高考 |
第18周 | 6.09-6.15 | 1.组织学科组“一日一研”活动;2.组织学科组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3.高一高二展示冲刺期末备考方案;4.生物学科节活动 |
第19周 | 6.16-6.22 | 1.组织学科组“一日一研”活动;2.组织学科组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3.冲刺期末 |
第20周 | 6.23-6.29 | 1.组织学科组“一日一研”活动;2.组织学科组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3.冲刺期末 |
第21周 | 6.30-7.06 | 1.组织学科组“一日一研”活动;2.冲刺期末模拟考试;3.活动档案收集。 |
第22周 | 7.06-7.13 | 1.期末工作总结;2.期末考试巡考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