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教育教学

【教学计划】冠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教学计划

时间: 2024-09-12 15:02

索引号

/2024-45435685

发布机构

冠县第三中学

发文日期

2024-09-12

名称

【教学计划】冠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新课标为导向,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和谐、高效的教研机制,努力打造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群体。

二、目标规划

(一)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思想引领和学习培训,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以素养发展为目标、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学习活动观。

(二)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制度。通过规范集体备课制度,优化集体备课的内容和形式,更好地发挥集体备课制度对促进教师快速成长的积极作用。

(三)打造高效课堂。通过明确学习目标、采用任务驱动、关注疑难突破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措施的实施打造高效课堂。

(四)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科研能力。构建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本领为目的的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机制。

(五)深入扎实推进课题研究。继续深入扎实的开展好课题研究,解决问题,改进教学,力求取得更好、更大的成效。

三、制度及措施办法

为保证教研室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教研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教研室制定一下工作制度及实施办法:

(一)工作计划、总结制度:每学期初,教研室、各备课组、任课教师都要认真制定新学期的工作计划,备课组计划要有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每周的对应日期要明确,比如第一周是9月2日——9月8日,上半年的期末考试大约在1月19日—1月21日,我们尽量留出3周到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复习,因此前期的教学进度必须合理安排,不要前松后紧。尤其注意中间的月考、期中考试及假期都要计划在内。每学期结束时,教研室、各备课组、任课教师都应对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复盘,并以书面形式总结本学期的工作情况,做好经验积累与反思。
工作计划及总结写作要求:1.标题字体用宋体四号;2.第二行偏左写上年级、科目和姓名(楷体小四);3.正文字体使用宋体小四。4.在最后一行偏右写上日期。5.页边距适中,单倍行距,有页码。

(二)课堂教学制度:遵循“任务驱动式八步教学法”。1.激趣导入(创设情境);2.展示目标;3.任务驱动(自主思考);4.分享展示;5.疑难突破(对学、组学、展学、精讲点拨);6.当堂总结;7.检测迁移;8.整理识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做到目标导向,结果说话,不仅仅关注学生知识的教授,也关心他们内在的需求,为孩子最大限度的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平台与机会。

(三)集体备课制度:每周有一次大教研对本周教学进行复盘,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对下一周的教研内容做好安排,布置好具体任务,准备好所用资料。每日一次小教研首先由主备教师就已经制作好的课件、学案,进行课前试讲,其他科任教师在组长的带领下提出修改意见,进行补充完善,最后打造出精品课件和学案。组长做好收集上交教研室。9月1日之前完成开学一周的学案和课件制作,打包发送给王雷。集备时间开学后第一周依据年级课程安排再上报集备时间。

学案制作注意事项:有链接课标(链接高考),有学习目标,有学习重难点,有必备知识、有任务驱动、有拓展迁移。
学案制作排版要求:1.标题字体用宋体四号;2.正文字体使用宋体小四。3.页边距适中,单倍行距,有页码。4.页眉可添加三中校徽、校训。

备课流程:

个人初备环节:课标解读→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学习目标制定(通过……,达成……)→重难点制定→情境创设→任务驱动→分享展示→疑难突破→课堂小结→检测拓展→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注意时间预设)

集体研备环节:检查初备→分析课程标准、学情、教材→研学习目标→研重难点→研课件(课堂教学流程各环节设计)→研导学案(编制人复述导学提纲)→研限时训练试题。

(四)听课评课制度:听课、评课活动是科任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年级每科每周需开展一次公开课,由骨干教师和新教师交替进行。考前备考的当周和前一周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把握。为使听课、评课活动成为科任教师的自觉行为,学校对听课、评课特作如下要求:①有经验的科任教师每星期听课不少于2节。②新入职三年内的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节。

(五)检查、考核制度:平时做好教师教案、作业批改情况、试卷批改情况的检查,学期结束时,对教师进行一次全面考核,统计教学工作量的完成情况,对教学质量好或科研工作有成绩的教师予以表扬。教案书写依据各组的备课情况规定为:语数外学科每周不少于3个,政史地理化生每周不少于2个;作业批改语数外学科每周不少于2次,政史地理化生每周不少于1次。试卷批改听从年级安排。

(六)教研活动制度:各学科每个月至少开展一次大教研活动,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高考试卷的研读与分析等教研活动,并且每次教研活动都要做好记录(包括活动项目、时间、出勤情况、活动内容、形成的决定等)。争取每年每位教师都能写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论文,从而推动课题研究的开展。

(七)科研课题开展制度

要求学校科研课题工作坚持实效性,坚持面向学科,面向课堂,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方针。1.建设一支教育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学校科研骨干队伍由教研组组长和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骨干教师组成。2.每个学科组在一定时期内至少选报一个科研课题。3.规范课题研究过程,做到课程研究要有申报书、有立项、有阶段性的总结、有成果、有专家监定。4.做好课题实验的中期检查工作和论文评选工作。5.召开课题开题会,课题开题会是做出好课题研究工作的前提。开题会有专家、上级领导莅临指导课题工作。6.举行课题实验公开课。课题实验公开课,是实验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实验课,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真正做到课题的实验为教学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报务。

(八)青蓝工程制度:教研室要积极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积极帮助新教师,配合师训科做好青蓝工程项目。新教师的带培应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有效果。

(九)教学资料管理制度:做好教研室所有设备、资料等的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到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