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住建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现代工业城、物流节点城、生态园林县城这一目标,抢抓机遇、科学谋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取得了较好成绩,充分发挥了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拉动经济、保障民生、改善生态和完善功能的重要作用,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全面完成规划编制。2011年城市规划编制主要有三项,一是修编新一轮《冠县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了相关基础资料的收集,规划修编工作基本完成,正在调整中。二是编制供热、供气两个专项规划。供热专项规划完成了专家论证和县政府审批,供气专项规划设计成果已完成,正在组织专家论证。三是编制清泉河三期(体育场路至西环路西水闸段)和(东环路至东环路水闸段)改造工程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目前,初步方案已编制完毕。同时,完成兴华路、北二环路等8条道路的施工图纸设计,办理建设工程申请书38份、临时建设工程申请书6份、项目选址意见书41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8份、规划竣工验收合格证20份。
为保证规划落到实处,我们加强规划管理,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所有建设项目都严格按程序进行审批,召开了3次拟建项目审查审批会,对52个建设项目进行了审查,其中个项目36通过审批,有效地维护了规划的权威性,避免了建设的盲目性,保证了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扎实推进重点工程。围绕建设生态园林县城的目标,本着民生优先、先急后缓的原则,实施了以清泉河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县城生态水系、城区道路建设、亮化绿化等城建重点工程。一是清泉河综合改造工程。该工程是我县近年来举“全县之力”实施的重点民生工程。为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实行现场集中办公,采取每天“三调度、四检查”的方式,现场解决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狠抓目标落实,强力推进施工障碍清理和工程施工进度,取得了显著效果。共建设跨清泉河景观桥梁3座,调运土方260余万立方米,埋设管网8500米,广场铺装1.5万平方米,驳岸整理5600米,河道注水120万立方米,清泉河治理效果非常明显,城区居民拍手称道。二是三干渠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河道截污管网铺设,县城区所有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收集率达100%。河道衬砌已完成40%,剩余河段正在紧张施工中,兴贸东路以南河段已注水,治理效果初步显现。三是道路建设工程。主要打通建设北路(振兴路--北环路段),新修兴华路(振兴路--滨河路段)和北二环路(东环路--东二环路段),拓宽改造西环路(北环路--南环路段)、南环路(西环路--东环路段)、东环路(一干渠--团结路段)、兴贸西路(西环路--红旗路段)和工业路(振兴路-冠宜春路段)等5条道路,新增道路7.4公里,改造道路12.3公里。目前,建设北路打通、北二环路建设和兴贸西路、工业路、西环路、南环路改造全部竣工;兴华路建设基本结束;东环路改造工程已完成雨水管道铺设。四是亮化工程。目前,安装完成了A2路82杆风光互补LED路灯,是全市安装此类路灯最多的;完成教育路、育才路、体育场路和冠宜春路四条道路路灯改造,安装改造路灯317盏;采取路灯能源合同管理的模式,已完成北环路延伸段的路灯改造,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安装建设北路路灯116盏;完成了1500余棵行道树、4座桥体、红旗北路29条灯光隧道的亮化,增加了浓厚祥和的节日氛围。五是管网铺设改造工程。完成了6个住宅小区的供热管道铺设,铺设管网4000余米,新增供热面积32万平方米;完成建设北路等道路的供水管网铺设3000余米;完成了5个住宅小区、2000余户的入户安装,铺设燃气管网21公里。六是安居工程。今年市政府分配给我县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已全部落实到了具体项目,所有项目都已开工建设。其中:廉租住房在三里风景小区建设,主体已竣工。经济适用房在育龙庄园小区南侧建设,目前三栋住宅楼全部开工,两栋楼完成4层主体建设,经适房已经公开认购。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分别由冠县小贝壳服饰、冠县睿德机械制造、山东统亚板业和通亚交通设施四家企业,以职工宿舍的形式建设。目前,小贝壳的职工宿舍已投入使用,其余全部开工建设。清泉河南岸回迁安置房,正在进行主体施工。所有保障性住房全部完成了实物量的60%以上,超额完成上级任务。七是城市公园建设。该工程已竣工,结束了我县没有城市公园的历史。八是绿化工程。实施了东环路、北环路、振兴路、金冠广场的绿化提升改造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九是实施了红旗南路沥青混凝土罩面、教育北路花砖铺装和城区道路修补工程。共完成道路罩面3.8万平方米、铺设花砖9306平方米,栽植树池沿石1842块、路沿石952米,修补路面8600余平方米。
(三)精细高效管理城市。以开展和谐城乡建设行动为契机,加大城管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居民城市意识。一是全面落实“门前三包”制度。组织专职人员,专项落实“门前三包”,主干道两侧的门店、单位均签定了责任书,做到宣传到店、责任到人、治理到位,城市环境得到有效提升。共规范整治店外经营1600余次、流动商贩1000余个,取缔路边烧烤10余个。二是重拳整治城市“牛皮癣”。成立专职队伍,购置专业工具,24小时不间断巡查,及时清理城市“牛皮癣”,严厉打击喷涂“野广告”行为,基本杜绝沿街乱贴乱画现象。三是下死手查处违章建设。对城区违章建设实行三班倒、24小时巡查,做到发现一起、拆除一起,态度坚决、处理彻底。今年以来共查处违章建设240余户、5.3万平方米,强制拆除违章建设100余户、1.8万平方米。四是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四处垃圾中转站正在试运行,在城区新增垃圾箱100余个,在清泉河北岸安装环保公厕5处,改造公厕1处,自5月1日以来,所有公厕全部免费向群众开放,得到广大市民的普遍好评。五是加强市政设施维护。做到更换及时、养护到位。共维修路灯510余盏,更新地下破损电缆500余米,亮灯率在95%以上;更换花砖500余平方米,掏挖检查井1549座,疏通排水管道115公里,清挖淤泥5200立方米。六是做好绿化养护管理。完成城区绿化苗木补植2万余棵,累计修剪绿篱面积220万平方米,清除白色树挂1100处。同时,加强了抗旱浇水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城区绿化效果,打造了整洁靓丽的城市环境。
(四)农村新居建设稳步推进。以社区规划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乡镇驻地建设、重点社区建设和农村新居建设,强化督促落实,做好协调服务,推进了农村新居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去年,我县34个新型农村社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已通过县政府审批;及时启动建材(水泥)下乡项目,为辛集乡齐庄社区、斜店乡社庄社区、店子镇化村社区申请水泥下乡补贴7万余元;加强农村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斜店乡社庄社区等五个新型农村社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整村改造项目19个,新建农村住房6520户,危房改造2413户,完成任务数的107%,形成了老典型继续巩固、新典型层出不穷的良好局面。
(五)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严格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把好开发项目的审批备案、预售许可等关口,确保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2011年,共完成房屋登记业务1万余宗,是2010年登记业务量的两倍;共受理、初审经营许可项目5个,办理开发企业资质2家,目前在冠开发企业18家,在建开发项目21个,在建面积175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80余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0余万平方米。实施商品房预售许可26次,许可销售面积48万平方米,监管预售资金19.95亿元。房地产业实现各种税费5000余万元,创历史新高。目前,消费者购房意识趋于理性,投机投资性购房得到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遏制,商品房市场供应量充裕,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物业管理日趋规范,我县5家企业通过市规范化考核验收,加强物业企业资质管理,核定资质等级企业2家,资质年检企业5家,引进一级资质物业企业1家,物业企业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加大住房维修基金缴存力度,收缴住宅维修资金371户、100余万元。
(六)建筑业又创历史新高。2011年,我县大力开展“建设工程质量年”活动,不断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建筑业做强做大创造条件。建筑业企业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及时洞察市场发展方向,在确保既有的规模市场前提下,努力开拓新市场,抢抓新机遇,实现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全县建筑业总产值达8亿元,同比增长17.6%,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8.3亿元,同比增长11%,新开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0余万平方米,实缴税金2200余万元。建设工程质量稳步提高,报建工程监督面积覆盖率达100%,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为100%,8个工程通过市优良工程验收 ,其中 2项工程荣获聊城市建设工程“水城杯”(优质工程)奖。加强文明施工管理,推进施工现场标准化,有39个工程被评为市级文明优良现场,1个工程被评为省级文明优良现场,连续5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建筑节能成效显著,规划区内新建建筑全部按建筑节能标准施工,超额完成太阳能光热一体化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散水、墙改专项基金做到应收尽收。规范招标程序,实行阳光招标,共代理26个、57万平方米的建设工程项目,节约建设资金2580万元。加强征收,规范管理,全年共收缴建筑企业养老保障金1178.45万元,同比增长184.16%,完成任务的235%。施工科、安监科、质监站、行政服务中心、监理公司、设计院等业务科室和单位,认真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责,为建筑业的发展壮大、施工能力的增强、综合实力的提高及建筑企业的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七)依法和谐实施房屋征收。房屋征收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政策性和群众性很强的工作。加强了对新条例的学习宣传,制定了完善的征收政策,建立了严格规范的工作程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实现了“依法征收”、“和谐征收”、“阳光征收”。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巩固建设事业良好发展势头、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县十六届人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全县的中心工作,坚持稳中求进、以人为本,以创建现代工业城、物流节点城和生态园林城为目标,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主线,着力实施“七六三”工程,即编制七项专业规划、实施城建六大工程、为民办好三件实事,突出抓好水系建设、住房保障、城市管理、质量安全,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和行业作风建设,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保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平稳较快发展。
(一)规划方面。坚持高起点、高水平规划,在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城市道路、给水、排水、消防、园林绿化、环卫、抗震防灾等七项专业规划。
(二)城建重点工程方面。一是清泉河完善提升工程。为提升城市品位,在清泉河综合改造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升,重点建设跨清泉河景观桥和管理用房,合理设置雕塑、休闲桌椅、坐凳、垃圾箱、景观指示牌等配套设施。二是道路建设工程。为进一步完善城区路网,提高城市功能,缓解交通压力,提升道路周边土地开发价值,今年计划新修工业路(滨河路至团结路段)、兴华路(滨河路至团结路段)2条道路,拓宽改造建设路(振兴路至南环路段)、和平路(冠宜春路—振兴路段)、育才路(兴贸西路--冠宜春路段)、滨河路(体育场路至东环路段)四条道路。三是桥梁工程。根据城市道路路网建设的需要,对北环路副桥和振兴路桥两座跨三干渠桥梁进行拓宽改造。四是绿化工程。搞好三干渠景观带建设,完成兴华路、建设路、北二环路等7条道路绿化建设,新增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新增进城大树3500棵;五是房屋征收工程。结合城市开发建设,抓好城中村改造,对清泉河北岸和振兴路北侧等3个已确定改造的片区实施房屋征收,征收面积20万平方米。六是管网铺设改造工程。加大集中供热管网、自来水供水管网和天然气输配管网的铺设改造力度,铺设供热管网4000米、新增供热面积18.5万平方米,铺设供水管网4000米、改造供水管网3000米,铺设天然气中压管网50公里、新增用户3500户,有效提升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七是安居工程。根据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今年我县新增廉租住房补贴30户,建设廉租住房24套、经济适用房30套、公共租赁住房150套。抓好回迁房建设,投资4亿元,建设回迁房1141户、17.6万平方米;今年竣工投用639户、8.8万平方米。同时,严格按照程序,公开公平公正的做好保障性住房的申购分配工作,真正让低收入家庭住上保障性住房。
(三)城市管理方面。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管理与治理同步,扎实开展和谐城乡建设行动,努力构建部门主导、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城市管理新格局。搞好市场化运作,将城区所有道路保洁权推向市场。加强市政设施维护,严格落实"门前五包"制度,全面完成路灯改造,抓好绿化苗木养护,打造整洁靓丽的城市环境。进一步完善防汛、供热、供气、供水、道路等应急预案。注重将文化因素融入现代城市管理理念,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品位,着力打造开放包容、知礼尚义、积极向上的城市文明。
(四)村镇建设方面。认真搞好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突出抓好农村新型社区规划编制,扎实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扩大现有新型社区规模,完善社区污水、垃圾等配套设施。重点搞好乡镇驻地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开展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