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教育教学

【教学计划】冠县武训实验小学2024-2025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 2024-09-06 14:42

索引号

/2024-45432099

发布机构

冠县武训实验小学

发文日期

2024-09-06

名称

【教学计划】冠县武训实验小学2024-2025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创建项目品牌,强化内涵发展”的年度目标,教育教学活动坚持与学校发展同向同行的原则,立足市、县教研室的工作安排;立足“为孩子幸福一生奠基”的办学理念;立足学校教学发展实际,努力开创教学工作新局面。

雄心开启新征程,踔厉奋发更有为。在双减大背景下,我校深入贯彻“减负提质、教研兴校”的理念,并将该理念规范落实在各项教学教研工作之中,努力使教科研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的生长点,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新的支撑点!

二、工作目标

1.深化课程建设研究,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加强课程监控,在开足、开齐、上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以学科课程建设为突破口,探索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发校本课程,完善学校课程体系。

2.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课堂研究力。以“大单元教学设计”活依托,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点,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抓实常态课堂效率,提升教师课堂研究力。

3.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立足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素养,提升教师学习力、反思力、研究力, 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好习惯,最终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学生核心素养。

4.深入落实精致化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5.加强特色建设力度,建设书香校园,构建大单元高效课堂。

三、具体措施

本学期围绕,抓教研、抓课堂、抓规范、抓全科阅读四个核心板块开展教育教学,进一步创新提升。

(一)质量提高,教师优先发展是关键

教学质量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因素在教师的专业素养,这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因素。本学期鉴于学校师资现状,拟采用以下措施组织开展教师专业提升办法。

1.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分层分类,因材施培,精准定位适切发展。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的新课标理论知识学习的业务测评活动;组织落实新课标的对标研讨,比如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备课、说课活动;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为年青、骨干教师提供基础要求和个性化创造的引导机制,分类激发,分层推进;成立学科专业学习共同体,搭建教师发展好长期性平台,确保教师充分享有专业领域内的自主权,帮助教师在专业领域持续创造。

2.制定新转岗教师培训计划。

对新转岗教师进行上岗前培训,对新转岗教师进行对应学科的新课标解读学习;结合学科课程标椎,重点培训学生活动组织、课标、备课、上课、基本课堂评价、作业设计和作业批改、与家长沟通方法等;开展教学视导,跟进课堂,反馈指导,适应新的教学岗位。(数学转语文、音美兼科学、道法)

3.制定艺体教师专业与课堂教学融合的师生成长计划。

加强理论学习;开展艺体教师素养五项大赛活动;定期组织艺体教师进行课堂观摩研讨活动,整体提升艺体教师对标素养提升和课堂教学融合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体艺2+1和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深入实施体育 艺术“2+1项目”工程,以艺体社团、阳光大课间、艺术节、艺体课堂等为抓手,大力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 继续推进体育、艺术技能进课堂,体育学科要求学生掌握羽毛球、乒乓球、足球、跳绳、踢建子等技能,美术学科进一步整合乾勰坊创意木工课程,充分利用校内外体育、美术、音乐教师资源,丰富课程,努 力将校内外资源转化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逐步形成校域特色课程。

4.实施教师读书工程。以读书节系列活动为依托,鼓励教师积极读书、写作。通过开展学习型名师评选活动,让教干教师热爱读书,把读书与写作作为提高自身的重要方式。

5.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扎实开展校本教研。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课例打磨活动,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堂反思,引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育三力:课堂教学力、教学反思力、教育科研力。

6 .完善教师帮扶机制,建设教师成长共同体。本学期将探索以我校能手、新秀等骨干教师为核心,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研组教师成长共同体,完善教师结对帮扶激励机制,

(二)抓教研与抓课堂同步进行,有序推进。

扎实开展校本教研,重点关注聚焦学生、研究学生才能发展学生,形成校本教研—课堂实践—反思提升的闭环体系。

(三)抓规范管理

1.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加强备课管理;加强教研常规管理工作;加强教师的上课管理,要求提前候课3分钟;加强上课常规管理,加大对课前一首歌、一首诗、读书交流、周周诵、数学口算、英语口语训练等课堂常规的检查力度;坚持对学生读写姿势的检查;加强师生书写的检查管理;坚持每月一次的常规工作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

2.创新作业管理,落实“双减”政策。建立学生作业统筹和公示制度;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评改作业。 提高作业设计水平。在坚持做好“压总量、控时间”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调结构、提质量”。加强作业设计研究、完善分学科作业设计指南、开展优质作业展示交流、举办作业设计大赛等,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作业的针对性、有效性。

3.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在坚持做好“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上水平、强保障”。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拓展优质课后服务资源,进一步挖掘校内潜力,统筹利用科普、文化、体育等方面社会资源,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有效性。  

4.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学校的评价体系设计指向“学生的生活、学习质量”,以学生的成长度为标准制定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特别是对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进行即时性、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诊断出的教育教学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效度。

(四)抓全科阅读

继续推行全科阅读,制定全科阅读实施方案;组织优秀教师进行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展示,全校教师观摩。

1.推行假期读书的检查。开学第一周检查学生假期整本书阅读、背诵古诗情况。拟采用班级内互查、年级组内检查及学校考查三部分进行。

2.坚持全科阅读。学生每周一次阅览室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坚持每周三上午晨读时间各班开展读书汇报交流会;坚持在校本课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课程。

3.周周诵活动。坚持每周三下午的古诗诵读活动,根据学生的阅读量和背诵经典诵读的篇目,探索评价方法。

4.定期开展书香班级、书香少年的评比活动,营造读书氛围。

5.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定期举办读书会、亲子共读展示交流活动。

(五)深入落实精致化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导处职能转变。首先转变教导处的职能,变“传 达员”“检查员”为老师们的“指导员”和“服务员”;深入教研组、深入课堂,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 问题;指导、督促、引领、参与校本教研,发挥示范和专业 引领作用;指导并帮助教研组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帮 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

2.抓实常规教研活动。以常规教研、问题教研、专题教 研、特色教研为基本途径,以各种“磨课”活动为载体,认真落实好青年教师外出汇报课制、教研组先导课制、骨干教师公开示范课制、课堂教学达标制,把校本教研活动和学校特色建设有机结合。

四、工作安排

八月份:

1.制定2023—2024学年教学计划、各教研组教研活动计划。

2.教师暑期成长交流评比。

3.组织一年级新生报到。

九月份:

1.暑假作业考核展评(2-6学生假期作业展评、暑假读书和背诵情况考查、2-6年级数学 “百题无错”计算技能大赛、劳动技能展示)

2.开学各项常规工作统计与发放:各年级上报班级人数、师生教学用品发放等

3.整本书阅读活动

4.五年级小学数学技能比赛选拔

5.国庆师生软、硬笔书法、绘画大赛

6.立标课、过关课集中教研

7.教学常规工作检查 (每月一次)

8.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成果展评

9.语、数英教师参加县级教师综合素养大赛——课堂教学磨课

10.劳动能手选拔磨课

十月份

1.参加全县区域教研活动

2.校级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评选、亲子读书展示活动

3.各年级迎接小学教学质量抽测调度

4.举办“同课异构”教研行动;

5.推进课题研究;

6.进行校本教研活动;

7.开展新教师教学课例探究活动;

十一月份

1.五年级小学数学技能比赛训练及比赛

2.组织小学教学质量抽测  

3.进行四次集体备课,两次教研活动。

十二月份

1.进行课题研讨总结;

2.各学科集中教研——期末复习研讨会

3.艺体学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考核

4.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评选       

5.进行教学评价探究

6.对学生作业进行调研,教导处分管主任检查并作出小 结反思

一月份

1.进行期末教研工作总结;

2.组织复习工作研讨会议;

3.布置假期读书任务,开学后做好读书分享活动;

4.进行期末业务检查,将教研材料归档。

5.召开教研组、备课组长学期总结会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