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建议详细信息
案由 关于发展医养结合社区养老的建议
提案编号 第113184号 提案类别 社会法治类
提案人 王莉莉 收到日期 2024-03-20
内容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我县已建立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能解决部分人的集中养老,但还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所以发展社区居家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势在必行,目前我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 一、发展医养结合社区养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配套薄弱、政府购买服务投入不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缺乏配套设施,缺乏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相适应的政府配套措施,如服务用房的供给、社会服务机构参与的政府扶持政策、社会志愿者参加的激励机制等。大部分服务中心环境较差,难以满足老年人对安全和健康环境的要求,缺乏后续管理运行经费支撑,城乡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运营不够规范,缺乏有效运行机制、医养融合的监管措施和公益性服务场所,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医养服务需求。 2.养老政策问题。居家养老的政策制定基本处在一种“政策静止”的状态,无论是政策推动力度,还是养老服务的监管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居家养老发展起到了程度不同的阻碍作用。受传统观念制约,大多数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尤其是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还没有惠及到农村老年人,服务形式和内容单一。 3.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力量薄弱,高素质、高技能护理员储备不足,取得养老服务护理员专业资质和执业资格人员较少,养老服务的延伸、服务质量提升缺乏,较少,养老服务的延伸、服务质量提升缺乏后劲。 4.医养结合不够深入。老龄人口逐年增加,且相当比例老人患有慢性疾病。所以社区医疗服务是老年人备受关注的服务需求,鼓励所有医院,医养院开展入户医疗服务,推动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的快速发展。 5.服务费用过高。社区养老服务的费用较高,许多家庭无法承担。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服务费用也在不断上涨,加上老年人自身经济状况不同,导致有许多老年人无法享受优质养老服务。 二、主要建议 1.改善社区服务硬件设施差的现状是发展社区养老的关键。建议相关部门,分管领导,整合资源,统筹兼顾,加快老小区为老服务设施建设。建议政府或各街道组织力量,摸清各辖区,特别是老小区范围内的公共土地或空置的公建设施,通过资源优化和置换,让老小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有场所可服务、有设施可服务”,以逐步改善和符合老小区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条件与质量。 2.对于已实现医养融合的养老机构,逐步开展建立智慧化养老服务平台,实现智能设备与平台的融合。将各类智慧化养老设备与养老服务相融合。例如,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老年人的生理健康状况;智能家居设备可以提供便利的居住环境;智能安防设备可以保障老年人的安全等。通过这种融合和互联,智慧养老生态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养老服务。 3.开展个性化定制的养老服务。真正以老年人的需求为中心,通过智能化的数据对每位老年进行分析和评估,定制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方案。无论是健康管理、饮食营养、家庭护理还是日常活动,都能够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和偏好进行定制,构建一个多维度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网络。 4.监管部门加强督促,加强医疗机构、养老院等机构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养服务,提供智能医疗、健康咨询、社交互动、文化娱乐等多种服务,实现全面养老服务的覆盖和协同,也提供远程医疗和护理的支持,发展智能化的护理设备和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老年人的生理指标和健康状况,并及时发出预警。为老年人提供安全和可靠的护理保障。 5.探索实施长期养老金体系。要结合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积极探索实施长期养老金体系,建立健全老年人机构和互助机制,不断改善和完善养老金计算方式,搭建和开发老年人适应性强,收入多元化的资金支付机制。 6.相关部门加强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及相关支持,是开展居家养老护理的基础,完善护理服务的内容,把失能半失能以及管道老人的护理技术作为重点培训。 7.加强养老政策推动力度。一方面,要加强政策推动力度,完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要增强对居家养老政策的宣传力度,以解决群众的误解和担心。 8.构建多元服务资源,完善服务体系。通过和医疗机构、护理服务机构等机构的合作,把它们整合到居家养老的服务网络中,构建多元服务资源,以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要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会社区照料机构,建立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团队,以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
承办单位答复意见
单位名称 冠县卫生健康局 答复日期 2024-05-15
答复内容

王莉莉代表:

你在县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会议期间所提出的“关于发展医养结合社区养老的建议”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对于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让老年人的晚年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观点我们卫健部门会对接相关部门积极争取政策。现就我单位开展的医养结合工作向您汇报一下:

近年来,冠县坚持围绕“政府用心、社会同心、医院全心、医生专心、群众安心”五心卫生健康工作,把推动医养健康事业作为打造民生民心工程的重要内容,依托医疗资源,强化医养服务,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服务需求。

一、构建多层次融合机制,深化多要素协同。县委、县政府将医养健康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成立了由县级领导同志任链长,分管县级领导同志任副链长的文旅康养产业链,制定文旅康养产业链图谱和工作清单,高位推进医养健康工作,在政策上优先考虑、资金上优先保障、项目上优先安排、措施上优先落实,形成了“政府牵头、社会助力、群众参与、形式多样、网络健全”的医养结合工作格局。

二、构建多元化医养体系, 提升多领域融合发展。实施一大批优质医养服务项目,在城区,县新华医院投资3.9亿元,建设了占地6万平方米,集医疗、保健、康复、养老、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新华康复医养院,可为500人提供医养服务。该项目已于2019年4月建成投用。在基层,高标准建设公立医养服务项目2处。分别是投资700余万元、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的辛集聚源医养服务中心和投资140万元、建筑面积1328平方米的贾镇医养服务中心。目前,两处医养服务中心均已投入运营,配备351处床位,辐射周边8个镇街。服务中心内各类设施齐全,开通医院管理、医保报销系统,可实现医疗和养老床位互转。

三、构建全方位医养服务,深化全生命周期照护。一是加快实施居家医养结合服务。为14.8万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了居家医养结合相关服务。二是做实养老机构医疗签约服务。按照方便就近、互惠互利原则,组织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卫、基本医疗以及转诊服务,实现了卫生院、养老院资源共享、服务融合联动。三是完善老年健康学科建设体系。全县医疗机构均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100%,基层医疗机构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比例达到100%,安宁疗护比例达到94%,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80.89%。积极推行“互联网+医养”,线上申请、就近派单,能够为老人提供30余项健康服务。

下一步,我县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以冠县“五心”卫生健康为抓手,扎实推进医养深度融合,全力提升医养服务能力水平,为广大老年人就近就便享受更好医养服务。

一是全面开展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基本公卫服务项目。开展项目业务宣传培训,组织项目实施,定期对各医疗机构进行督导,加强质量控制管理,落实服务数量,保证服务质量。二是积极推广“两院一体”模式,发展医养结合型机构。对贾镇卫生院楼房进行改造升级,打造医养融合楼,目前已全面投入运营。充分利用养老机构开展医养服务,针对部分养老机构床位闲置较多问题,会同民政部门统筹规划,利用医疗机构入驻敬老院,深入开展康复、医疗等业务,为敬老院入住老人提供就近便利医疗服务。三是开展老年医学科规范化建设。根据《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指导冠县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规范化建设。四是加强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建设。冠县人民医院打造高质量安宁疗护病区,基层医疗机构增设临终关怀科开展安宁疗护服务。五是积极争创第三批省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县项目。认真梳理医养结合产业优势、资源,结合冠县发展实际,对照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县的创建标准,高标准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积极争创省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县。

最后,感谢你对卫生健康工作的支持。

 承办人:王倩

 联系电话:0635-5105511


                                           冠县卫生健康局

                                            2024年5月15日

办理结果 计划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