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 关于解决养老机构和医院融合发展的建议 | ||
---|---|---|---|
提案编号 | 第111074号 | 提案类别 | |
提案人 | 孟华锋 | 收到日期 | 2022-04-26 10:53:43 |
内容 | 2015年,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门部署推进医养融合,全国多个省市开展医养融合试点工作寻找“医”和“养”的最佳结合点,努力让2亿多老人圆好“有医又有养”的美好梦想。当前,让养老机构十分“纠结”的是“攀医难”的问题。我县总人口86万人(2018统计),60岁以上的14.3万,占全县总人口的16.6%,80岁以上的1.7万,占全县总人口的0.02%。全县共有四个敬老院县城,东古城,定寨,兰沃,开放床位680张。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现象的日益突出,而与之相适应的我县养老服务与医疗融合还不够成熟,还不能满足人民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愿望。 在应对老龄化的过程中,健康是核心问题,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迫切需要我们为老年人提供综合的、连续的、适宜的医疗服务,而“医养结合”模式无疑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长久之计。 存在问题 1、养老服务机构不够完善。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公办养老机构总体上规模不大、床位少,服务能力有限。服务目标人群主要是优抚、“五保”特困老人等传统意义上的民政救助对象,覆盖面偏窄。服务内容主要是为老人提供吃、住和看护,医疗保健、康复健身等服务不足,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口大幅增加,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显著,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强劲,目前有限的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以及彼此相对独立的服务体系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 2、人才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现有养老机构中只有简陋的医务室,负责人员学历低,没很多有专业技能,谈不上专职护理。只能对老年人进行最基本的生活照料,难于提供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二是高素质的老年人社会管理人才和专业化服务人才严重不足。一方面由于老年人护理工作脏、累,且责任大,一般人不愿从事并且看不起这个职业;另一方面社会养老服务人员待遇总体偏低,致使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进人难、留住专业人员更难。所以,与医疗单位融合发展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3、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存在矛盾。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养老服务需求的数量不断增加,层次不断提高。在有选择机构养老意愿的老人中,除自我保障和支付能力较弱的老人外,大多数老人不仅要求养老机构能满足基本的吃住,而且还要求满足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生活等配套服务。而我县现有养老机构在配套设施以及服务质量和水平方面与老年人需求层次不断提高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使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出现了结构性矛盾。 建议 1、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建立健全协作机制,本着互利互惠原则,明确双方责任。医疗卫生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确保入住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养老机构内设的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作为医院(含中医医院)收治老年人的后期康复护理场所。 2、积极建设冠县新华康复颐养院。该院有待成为冠县医养结合的规范试点,望卫计局,医保局,民政局的各位领导通力协作,为颐养院的建设运营开通一站式便捷服务。在制定医疗卫生和养老相关规划时,要给医养结合机构留出空间。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凡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限制。整合审批环节,明确并缩短审批时限。 3、加强医养结合的专业人才保障。与高校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开启人才培养新模式;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通过招募社会义工、志愿者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事业中。 4、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充分依托社区各类服务和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无缝对接。为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社区护理、健康管理等基本服务。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规范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医疗和护理服务项目,将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5、以数字化健康管理为核心,推进信息化进程。医养结合的核心是健康管理,加快建立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将老年人信息系统与医疗系统的预约诊疗系统、双向转诊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和健康档案相整合,逐步实现电子信息的调阅和共享。 |
||
承办单位答复意见 | |||
单位名称 | 冠县卫生健康局 | 答复日期 | 2022-05-27 10:53:43 |
答复内容 | 孟华锋代表: 你在县政协第十一届一次会议期间所提出的《关于解决养老机构和医院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对于解决养老机构和医院融合发展的建议,让老年人的晚年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观点我们卫健部门会对接相关部门积极争取政策。现就我单位开展的医养结合工作向您汇报一下: (一)领导重视,政策支持 县委、县政府将医养结合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年度政府工作任务,把医养结合纳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促进养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在政策上优先落实,形成了“政府牵头、社会助力、群众参与、形式多样、网络健全”的医养结合工作格局。2018年,县政府办公室就出台了《关于印发<冠县医养结合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冠政办发〔2018〕100号)文件,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12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冠县推进医养结合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卫健局,主要负责协调相关部门,统筹组织开展医养结合工作。 (二)通力配合,责任到人 县民政、人社、财政、发改、卫健各相关部门通力配合,编制《医养健康产业规划》,强力推进“医”“养”相关政府职能的协调联动。县民政局简化医养融合机构注册登记手续;县医保局启动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县财政局列支专项经费支持工作开展;县发改局在项目审批上实行“一站式”受理、“一窗式”办结的服务流程;县卫健局发挥牵头作用,定期协调调度工作开展情况,同时,明确了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 (三)因地制宜,统筹施策 全县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为13.8万人,占全县常住人口19.29%,其中60-69岁8.1万人、70岁以上5.7万人,高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1.29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60岁及以上老年人失能半失能比例为20%,专业护理与照料服务进入瓶颈期;86000余名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健康管理率超过70%。 全县现有公办中心敬老院4处,公办养老综合服务中心3处,日间照料中心9个,村级幸福院(村级助养点)48个,社会办医养院1处(新华康复医养院),拟改建公办医养中心1处(辛集中心卫生院医养中心)。拟建设一处高端医养结合产业园。 县人民医院、新华医院、中医医院均开设老年病区,县中医院设置康复科、治未病科,13家医疗机构建成老年友善机构,1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冠县人民医院、新华医院均开展安宁疗护试点。 冠县新华康复医养院于2020年11月30日正式运营,是一所集医疗、保健、康复、养老、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养老机构,项目总投资3.9亿元,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开展运行老年医养中心、老年医学科、中医康复科8个医养服务功能科室。现有500平方米的康复大厅,200平方米的理疗大厅,150张养老床位,高端的康复仪器、理疗设备,有专业的医疗康复团队。自开业运行以来收治老人120余名。利用“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民生项目,收治康复患者达200余人。老年医学科,收治患者500余人。健康管理中心已为5000余人建立了健康档案。目前,六栋自助养老公寓已高质量验收,可容纳千余名老人在此自助养老。公寓设施配套齐全,适老化设计,并设有中心吸氧吸痰,一键呼叫等医疗设施。 2022年,冠县新华康复医养院利用现有医护资源,拟投资1000万元,实现提档升级,年底争创三星级医养结合机构。 辛集镇中心卫生院(北院区)医养结合项目,拟投资600万元,于2022年10月前完成升级改造,10月份完成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打造公立医院高端医养结合项目;改造后可设置养老床位300余张,设单人间50个,双人间125个,可达到二星级医养结合机构标准,服务半径周边50余公里,打造公立医院高端医养结合项目。目前,与聊城市桃源山庄老年公寓签订正式协议,在山东正信招投标管理公司进行项目改造施工的招标工作。聚源养老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施工指挥部,准备进场施工。 拟建设一处高端医养结合产业园 1、建设地点:冠县开发区高端医养项目,位于苏州路以北,西一路以西,北邻冠县妇幼保健院,此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2、建设目标:一是打造成鲁西北最高端的医养结合产业园,项目按照花园式规划设计,精致典雅的建筑风格,为来此居住的老年人营造出一个浪漫而温馨的家园;二是专为老年人服务的机构,高起点、高标准,达到环境园林化,服务宾馆化,生活家庭化,护侍亲情化,管理机构化的老年服务机构;三是采取恒温恒湿恒氧的建设标准,建成后将申请国家级绿色建筑认证,成为节能降耗、新旧能源转换的标志性建筑。 3、建筑内容:一是该项目占地28971平方米【折合43.5亩】,总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主要包括医疗、保健、康复、养老综合楼及其他附属用房,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等设施,购置医疗器具、健身器材、运输车辆等设备2000余台。二是项目建成后,可安置接纳500余名老年人和残疾人,解决吃、住、养、疗、玩等方面的问题,可带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关爱、关心老年人,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医。同时,还可为社会解决200人的就业问题,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三是项目建成后容积率为1.0,绿化率达到42%,项目总投资为30000万元。 最后,感谢你对卫生健康工作的支持。 承办人: 王倩 联系电话: 0635-5105527 冠县卫生健康局 2022年5月27日 |
||
办理结果 | 计划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