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冠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时间: 2022-10-20 19:00

索引号

11371525004312618W/2022-26746044

发布机构

冠县文化和旅游局

发文日期

2022-10-20

名称

专家解读:《冠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专家】董凤成

            冠县文化和旅游局文化图书馆馆员

更好地促进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管理工作,冠县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布项目名录有什么意义?冠县豆沫制作技艺皮影戏有什么特点?冠县文化和旅游局文化图书馆馆员董凤成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读。

【观点呈现】

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公布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有什么意义?

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是参与申报市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基础,公布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是申报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基本条件。适时公布一批新县级非遗项目是对近年来调查整理非遗资源成果的集中展示,更好地促进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三、冠县豆沫制作技艺有什么特点?

冠县豆沫制作技艺创始于清朝后期,已有二百年的历史。创始人王连友,回族,生于1846年,自幼家境贫寒,十几岁从老里固来县城谋生,落居南街胡家胡同,他靠着良好的家规祖训以及祖传技艺,制作豆沫,用扁担挑起两个罐子沿街叫卖来维持生计。王家豆沫的第二代传人为王金城、王金财,第三代传人为王田顺、王增顺,第四代传人为王汝增、王路超,第五代传人为王云腾。

四、冠县皮影戏有什么特点?

冠县鲁氏皮影自高祖父传承至今一百多年,作品不仅在兰沃当地受到一致好评,早在清末民国便影响到附近的临清、冠县、聊城,石家庄市等,本人的作品更是在国内的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流传,深受国内皮影界前辈、同仁的赞誉。同时还积极参加各地文博会,所表演的皮影戏和作品深入大家的喜欢。

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政策解读单位:冠县文化和旅游局

具体联系人:董凤成

咨询电话:0635-523204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