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公报

2019年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 2020-02-17 10:00

索引号

113715250043334276/2020-26751404

发布机构

冠县统计局

发文日期

2020-02-17

名称

2019年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态势明显,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祉明显改善

一、综合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经聊城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全县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数为205.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66亿元,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51.80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102.42亿元,增长3.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6.0:25.1:48.9调整为25.1:25.2:49.7。人均生产总值25988元,增长3.8%。

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9%,涨幅较上年扩大0.5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价格上涨2.5%、消费品价格上涨3.2%。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七升一降”。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6.2%,衣着类价格上涨1.5%,居住类价格上涨1.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4.1%,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3.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2.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8%。

1  2019年聊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

指 标 名 称

以上年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

102.9

  其中:食品烟酒

106.2

        衣着 

101.5

    居住

101.8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1.3

    交通和通信

97.1

     教育文化和娱乐

104.1

     医疗保健

103.4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4.0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97.8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 

99.2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年末常住人口79.31万人,较上年增长0.1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3.1%,比上年末提高1.57个百分点。

市场主体规模扩大。年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47270户,比上年增长8.0%;注册资本(金)641.25亿元,增长9.5%。其中,个体工商户35785户,注册资本(金)28.1亿元,分别增长9.9%和23.2%;私营企业11485户,注册资本(金)613.2亿元,分别增长26.5%和25.9%。

二、重点战略与改革创新

 

动能转换成效初显。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2%,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主引擎,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9.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的2.5%“四新”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35%。

产业质量持续提升。实施技改项目48个,完成技改投入12亿元,冠星集团高档紧密纺项目自动化率达到95%以上,冠洲集团上榜全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仁泽复合材料投资2500万元建成金属材料检验检测中心,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青岛国纳万吨级纳米陶瓷项目已试生产,鹏程绿建新型建材项目部分投产,上达稀土钕铁硼磁性材料、美安新型建材、新华康复医养院项目进展顺利,新兴产业初具规模。6家企业参与制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4项,交通设施等行业制定团体标准6项,新授权发明专利9项,行业质量整体提升。

发展后劲持续增强。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7家,位居全市第1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2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3位。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家,2家企业进入省“瞪羚企业”培育库。实施重点项目71个、开工建设66个,荣达复合材料、坤昇环保科技等30个项目已投产或部分投产;引进过亿元项目37个,到位资金33亿元,赫锐德高空作业平台、林澳家纺服装、创联环保、智航路桥等一批新项目,正在茁壮成长。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围绕优化发展环境,完成行政审批职能整合,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对标全省最优,实施流程再造,审批环节压缩17.4%,办理时限压缩24.6%;创新服务模式,办理容缺受理项目10个,完成帮办代办3000余项,政务服务实现县乡村全覆盖,网上可办率达到97%以上;减税降费3.39亿元,“小白鸽”纳税服务模式全市推广。围绕搭建发展平台,在全市率先完成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行“党工委(管委会)+公司”体制,实行“一托二”管理模式,列入省级改革试点,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勇于创新奖”。加快运输方式“公转铁”,一期投资2亿元的宝信物流园铁路货场已经开通,完成货物吞吐25万吨。

三、乡村振兴

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4.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18亿元,同比增长9.6%。粮食生产基本稳定。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3.72万亩,比上年减少0.12%全县粮食总产68.70万吨,增长4.8%;单产446.9公斤/亩,比上年增长5.0%。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建成高标准农田4.21万亩。新增省级标准化基地1个、家庭农场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7个。新增“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2个,获得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家、企业产品品牌3家,授权使用“聊·胜一筹!”企业10家。实施奖补政策,发展经济林1500亩,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产业融合不断深化。温氏集团1处育种场、1处种猪场已建成,年产30万吨的饲料厂和公司总部正在建设。省级田园综合体项目加快推进,一期投资5600万元的果品育苗大棚及加工车间已经完工。一期投资3.5亿元的泉润农产品交易中心即将运营。

人居环境提标扩面。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庄3个,美丽庭院覆盖率达到34.5%投资3.5亿元国道309线冠县段加宽工程正在建设,投资5100万元的国道106线大修工程竣工通车。投资1.15亿元,升级改造农村公路65公里、养护修补169公里,改造危窄桥涵6座;“四好农村路”建设位居全市第1位。大力推进“平清种增改”,完成胡同硬化村庄354个。投资2.9亿元,改扩建变电站6座,新建改造供电线路156公里,新增配电变压器201台。改造农村危房373户,农村清洁取暖改造1.27万户。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位居全市第1位、全省第6位。范寨镇入选山东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乡镇,6个村庄入选示范村,市级示范片区梁堂镇菜庄社区正在建设

村级管理更加规范。实施村级审计项目420个,规范制度70项,促进增收节支157万元。新增省级精神文明单位(村庄)6个,全县达到57个。所有村庄均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推进村民自治,群众文明意识明显提高。

四、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势头向好。实现工业增加值45.55亿元,同比增长10.6%。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6.3亿元,同比增长6.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14.3%。工业用电量21.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73.63%。

重点行业增势较好。农副食品加工行业产值同比增长24.77%,纺织行业产值同比增长10.62%,黑色金属冶炼和钢压延加工业行业产值同比增长1.8%,专用设备行业产值同比增长88.4%。

建筑业实力增强。建筑业总产值19.04亿元,比上年增长0.49%;竣工产值4.78亿元,下降28.90%;签订合同额45.88亿元,增长47.45%。

五、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2019年新增投资项目150个,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的20%;高新技术产业占全部投资比重的2.5%“四新”投资占比达35%。

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5.19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其中,住宅投资完成20.56亿元,下降16.5%。商品房销售面积55万平方米,下降8.8%。住宅销售面积48.9万平方米,下降14.43%。

六、国内贸易与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上年增长5.0%。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5.54亿元,下降2.2%,实现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68亿元,增长5.6%。额以上企业和个体户实现销售额10.15亿元,同比下降20.6%。其中批发业实现销售额6.19亿元,同比下降29.8%;零售业实现销售额3.66亿元,同比增长1.3%;住宿业实现销售额141万元,同比下降32.1%;餐饮业实现销售额2834万元,同比下降14%。

对外贸易发展放缓。进出口总值35.342亿元,比上年下降13.6%。其中出口总值35.337亿元,下降15.1%;进口总值52万元,下降89.7%。合同利用89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5万美元。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质量提升。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0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3亿元,同比增长3.44%,税收比重75.7%,比去年同期提高1.79个百分点。财政支出累计完成39.8亿元,同比增长13.09%。各项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其中八项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等支出)完成29.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12%,占总支出的比重为72.92%。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201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329.86亿元,较年初增加31.0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为261.91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为30.19亿元。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1.89亿元,较年初增加9.88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为85.1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为126.70亿元。

八、民生事业

精准脱贫成效显著。全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9584万元。新建产业项目11个,发放扶贫收益1456万元。为所有贫困户购买特惠保险,贫困户住危房、贫困家庭孩子因贫辍学现象彻底消除,贫困群众就医享受“两免两减半”政策,符合低保、特困人员条件的贫困户应保尽保,14216户、26086名贫困人口全部达到稳定脱贫标准。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投资3.8亿元,新建改建学校6处;投资883万元,改扩建标准化公办幼儿园6处;高考本科录取1569人、新增242人;在全市率先开设“互动课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群众对教育事业满意度位居全市第2位。医共体建设扎实推进,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全覆盖。兰沃乡被评为山东省首批医养结合示范乡镇。全县农村健身器材村庄覆盖率达到81%。

社会保持安定和谐。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维稳任务,被评为省先进集体、市先进县。省交办十年以上和五年以上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达到95%以上。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天网工程实现城乡全覆盖,接入监控探头6850个,技防示范村达到85%以上。严打整治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刑事案件下降10.7%,治安案件下降14.8%,社会治安群众满意度位居全市第3位。烟庄派出所获评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立案侦查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1个,摧毁恶势力集团1个,打掉恶势力团伙1个、涉恶类共同犯罪18个,破获刑事案件72起,刑事拘留87人。

九、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收入差距逐步收窄。2019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84元,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09元,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4元,增长9.6%。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95,比上年缩小4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收窄。

城市品质日益提升。总面积8.29平方公里的南部新城启动建设,控制性详规正在编制。一是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投资3400万元,完成清泉河综合治理三期工程幸福渠段建设,金堤广场向市民开放。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2个,建设住宅小区21个、安置房3724套、商品房6100套,棚改资金争取数量位居全市第3位。“冠建通”监管模式全省推广。新增供热面积15.4万平方米。新建改造道路2条,渠化道路交通口7个。实施7条道路和清泉河景区绿化提升工程,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国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并网发电。二是城市管理全面提升。数字化管理指挥中心投入运行,实行道路保洁网格化管理,完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划定临时停车位5000个,设置便民疏导点16个,县城更加干净有序,城市管理考核位居全市第2位。

社会保障成效明显。新增城镇就业841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150万元。企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超额完成,企业职工养老金“十五连增”。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18元,实现“六连增”。

社会救助标准不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年6000元和4500元,发放低保金3090万元。建成农村社区公益性公墓36处。

十、生态环境

空气质量稳定向好。建立大气网格化精准监控体系,乡镇空气环境监测站点全部建成投用,实现区域空气质量监测全覆盖。创新推行“三级书记抓环保”工作模式,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扎实开展,立案查处违法案件370起。

水体质量整体提升。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218项违法事项清除到位,主要河流水质位居全市第1位。投资3815万元的国家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95%。投资6000万元的冉海水库净水厂投入运行,投资6675万元铺设供水管网65公里,农村饮水安全攻坚项目圆满完成。

国土绿化深入推进。巩固提升“创森”成果,投资1亿元的国道309线绕城段绿化工程已经完成,新增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5%、提高1.45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1位。兰沃乡大曲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万善乡被评为“山东省森林乡镇”,3个村庄被评为“山东省森林村居”。

 

 

注:1、本公报中资料均为初步统计数(快报数)。

2、全县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冠县未开展价格调查工作,相关指标采用全市数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