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题解读

【2024年第7次县政府常务会议 】全县一季度经济社会运行情况

时间: 2024-04-03 21:49

索引号

1137152500444221X1/2024-45335373

发布机构

冠县发展和改革局

发文日期

2024-04-03

名称

【2024年第7次县政府常务会议 】全县一季度经济社会运行情况

一、基本情况

从生产运行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一是农业生产形势良好。预计小麦播种面积85.8万亩,比去年增加1.6万亩,一、二类苗占比达到93.2%;蔬菜、畜禽产能稳定,肉蛋奶供应充足。1-2月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完成3554万元,同比增长43.1%。二是工业运行稳定增长。1-2月份,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三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预计1-2月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10.2%、居民服务、修理业营业收入增速10.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速30.6%、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营业收入增速10.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24%;规上批零住餐四行业分别增长4.3%、20.3%、23.4%、36.5%。

从需求拉动看,有效需求加速释放。一是项目投资持续加力。1-2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5%;入选省重大项目5个、省高质量发展项目9个。截至目前,12个实施类省级重点项目已开工6个,开工率50%;23个实施类市级重点项目开工15个,开工率65.2%。成立重点项目挂图作战和要素保障指挥部,实体化运行,全力推动解决项目建设的堵点、难点问题,冠州国际陆港、润富复合材料、大沙河水库等项目加快建设。二是市场消费快速增长。1-2月份,全县限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4.6%。全县网络零售额2.96亿元,同比增长48.2%,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8.9个百分点。三是对外开放持续扩大。1-2月份,预计全县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5%。新签约过亿元项目7个,新开工项目6个,同比分别增长40%、100%。

从发展方式看,绿色转型态势明显。一是产业结构加快调整。1-2月份,建安投资增长47.5%,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77.5%。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7%。二是新能源提速发展。截至2月底,我县光伏装机容量60万千瓦。山东能源、东方电气、中电公司三个风电项目加快推进。

从底线保障看,民生福祉不断改善。1-2月份,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3亿元、增长9.2%;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6亿元,占比达80.8%。1-2月份,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50人;一季度,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00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GDP方面。一是部分核算指标增速不高。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影响,商品房销售面积1-2月份仅为-6.4%,预计一季度增速为-3%,房地产业工资总额一季度预计增速为-3%。1-2月份,限上批发业增速为4.3%,限额以上零售业增速为20.3%。二是仍有3个空白行业。我县仍存在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三个空白行业。

2.工业方面。1-2月份,我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低于目标2.4个百分点,嘉华油脂、荣达复合材料、富沃德材料、东鑫金属等产值均负增长。

3.投资方面。1-2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16.7%,低于全市63.1个百分点;技改投资增速1.5%,低于全市8.5个百分点。

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从调度情况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去年对记账户进行了调整,和老记账户相比,新记账户在对记账工作的认同度、配合度、记账经验、质量等方面差距较大,导致上报数据质量差,数据不衔接,需加强培训指导。记账户中普遍存在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问题,大部分从事简单体力劳动,工资提升空间小。需在巩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加大农村居民促增收工作力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三、下步工作目标和建议

按照市委、市政府“三提三敢”要求,扎实开展“聚力攻坚突破年”活动,锚定一流目标,保持强攻之势,力争一季度全县生产总值增长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外资促稳提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全力攻坚一季度,确保实现“开门红”。

一是狠抓经济稳定运行。紧盯主要经济指标,分行业、分领域、分企业每周开展分析研判,对薄弱环节、弱项指标,拿出针对性强、见效快的实招硬招,尽快迎头赶上。充分发挥县级领导帮包作用,扎实开展干部助企远航行动,强化对民营企业的服务,落实落细各类稳增长政策,深入企业项目一线,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关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工作方案》要求,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强新开业企业扶持培育,推进“个转企、产转法、小升规”,确保在库企业数量稳定增长。高度关注工资性指标,确保教育、卫生、公共管理3个行业工资、绩效奖金应发尽发。

二是狠抓产业建链成群。先立后破,进中求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支撑全县工业高质量发展。以链长制为统领,聚力做强做大精品钢板、纺织服装、轴承、纸制品等产业集群,打造省级交通设施优质产品基地、全国知名钢板加工基地。全力推动县经济开发区、清水、北馆陶轴承产业园创新发展,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强化配套,致力打造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示范区。分产业开展“开门抢订单”活动,组织重点企业到下游重点客户、重点地区开展推介活动,扩大市场份额,全力争取省市级“开门红”奖励资金。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力争进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库企业10家以上。

三是狠抓投资有效落地。围绕重点领域,积极谋划包装,全力对上争取,确保争取资金和项目数量走在全市前列。全面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用好项目论证及重点项目挂图作战和要素保障指挥部机制,及时解决困难问题,做好前期要素保障工作,及时纳统入库形成新的增长点,推动项目快开工、快竣工、快达效。

四是狠抓招商提质升级。围绕重点产业链,突出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链引群。建设高能级产业平台,强化产业赋能能力,推动冠青加工贸易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加大引进企业力度;依托龙工场项目,建设我县外综服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大力开展与本地企业对接。盯紧靠上中慧光伏项目,督促外资尽快到账。加快推动风电项目进度,加大沟通对接力度,确定外资事项,争取项目尽快注册落地,并实现外资到账。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科兹曼等存量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外资投入。力争一季度进出口增长5.5%。

五是狠抓消费扩大放量。持续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联合零售餐饮企业开展优惠让利,发放2024年“全民惠享”消费券,线上通过政府财政补贴和企业优惠让利方式,分阶段、分板块统筹发放政府消费券,规范发展夜间经济、网红经济。举办好第十九届梨园文化观光周活动,进一步繁荣活化文旅市场。认真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推动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