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715250042236668/2016-26738778
冠县政府
劳动、人事、监察;劳动就业
2016-04-25
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冠县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有效
无
2016-04-25
冠政办发〔2016〕37号
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冠县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冠政办发〔2016〕37号
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部门:
为深入贯彻《中共冠县县委、冠县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冠发〔2016〕2号),坚决做好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工作,现将县政府研究通过的《冠县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予以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4月25日
冠县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冠县县委、冠县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冠发〔2016〕2号)和《关于坚决做好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聊人社字〔2016〕6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以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帮扶贫困人员实现稳定就业、健全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为首要工作任务,以精准识别、转移就业、助推创业、精准培训、人才支撑、全民参保为主要工作措施,建立健全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问题。
二、 实施范围
全县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
三、 工作目标
从2016年起,到2017年底,对全县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因人因地、因贫困原因、因贫困类型分类施策,集中开展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工作。帮助有条件有意愿的贫困农户每户转移就业1人,实现“能转尽转”;对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口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实现“愿培尽培”;确保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逐步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适当提高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实现“应保尽保”,努力使贫困人口有工作、有收入、有保障。
四、 工作措施
(一)组织实施精准识别行动,建立精准扶贫基础台帐。县经济开发区、各乡镇(街道)要对全县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逐一核查,精准识别,统一建立“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情况精准识别卡”(见附件一),做到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清、就业创业需求清、培训意愿清、社会保障状况清、帮扶措施清“五清”。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人口、劳动年龄内无劳动能力及非劳动年龄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基础台账”(见附件二), 劳动年龄是指年满16周岁至男60周岁、女55周岁。实行农村贫困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统计制度,每月填报“冠县农村贫困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统计表”(见附件三),实行动态管理,脱贫销号,返贫挂号。同时,制作“冠县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分类施策指南”,细化扶贫措施、倒排工期、分类指导。
县经济开发区、各乡镇(街道)要于5月15日前完成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识别工作,在完整填写“精准识别卡”的基础上,将分类汇总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基础台账”和“冠县农村贫困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统计表”报送县人社局(以上两个表格电子版自行在电子邮箱gxnmg01@163.com中下载,密码:gx123456;报送邮箱:gxldjyb@163.com)。2016年6月份开始,每月1日至5日,报送“冠县农村贫困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统计表”电子版。“精准识别卡”由人社所负责保管,并会同扶贫办及时更新每名贫困人口的帮扶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二)实施转移就业扶贫行动,加快贫困人口转移就业。一是依托县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在县人社局网站开设精准扶贫招聘专区,发布适合扶贫对象就业的工作岗位信息,并有针对性地组织用人单位进乡入村召开专场招聘会,加大岗位信息定向推送力度。县经济开发区、各乡镇(街道)要根据辖区内产业发展需求,筛选不少于5家企业,为本地扶贫对象就地就近就业提供岗位,通过人社所LED屏、贫困村宣传栏发布岗位信息,实现村企“点对点”人岗对接及帮扶干部与贫困人员“人对人”对接,使有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口尽快得到所需信息,尽快实现就业。岗位信息要于每月1至5日报县人社局备案(电子邮箱:gxldjyb@163.com)。二是依托县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指导县经济开发区、各乡镇(街道)与适合放在贫困人员家中的手工工艺加工的企业进行对接(如娃娃加工、汽车坐垫、电子原器件加工等),为农村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创造条件。三是推行“农村合作社+贫困人员”的模式,采取“贫困户出力,合作社出资”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吸纳贫困人口加入合作社,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致富。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人员的,可提供不超过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同时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发展规模种植和养殖及其他创业项目的,可提供不超过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四是依托冠县人力资源市场,大力挖掘劳务输出转移就业岗位,组织有意愿的农村贫困劳动人口有组织的输出就业。发挥海员外派等劳务派遣作用,促进有条件的贫困人员实现县外就业。五是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对确实无法通过市场渠道实现就业的就业困难贫困人员进行托底安置,并按规定标准给予公益性岗位补贴。
(三)开展助推创业扶贫行动,力促贫困人员成功创业。一是强化创业扶贫担保贷款扶持。对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贫困人员,提供最高额度不超过3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按规定给予贴息。对下乡扶贫的企业和积极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单位,按招用符合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条件的人数,给予最高额度不超过300万元的创业扶贫担保贷款,按规定给予贴息。对通过电商创业的农村贫困人口,可按规定享受创业扶贫担保贷款政策。二是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委托有资质的创业培训机构,组织贫困人员参加“互联网+”的创业培训,充分发挥农村淘宝的作用,加强对参加创业培训贫困人员的后续跟踪服务,打造“创业导师+创业项目+扶贫对象”的创业扶贫培训模式,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三是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对贫困人员新注册个体工商户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符合条件的,给予2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冠县创业孵化基地建安基地、冠县杜行创业园优先为农村贫困人口创业提供创业场所,积极吸纳贫困人口创业。县经济开发区、各乡镇(街道)要积极参与创建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和创业型乡镇(街道)活动,对创建活动开展成效显著的,县人社局将优先推荐申请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业示范园区和创业型乡镇(街道),上级认定后,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奖补。
(四)开展精准培训扶贫行动,提升贫困人员就业竞争力。一是统筹组织各类培训资源,依托定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采取校企合作等方式,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各乡镇(街道)要积极引导所辖吸纳贫困人员较多的企业与定点培训机构对接,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贫困人员培训需求,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员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二是组织开展“技能培训田间课堂”、“培训大篷车下乡”活动,依托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实用技能型培训,开设果树园艺工、蔬菜园艺工、家庭服务等专业,提升农村贫困人口致富技能。
(五)开展人才支撑扶贫行动,加大贫困地区服务力度。一是吸引高校毕业生投身扶贫工作。根据我县实际扶贫需求,积极申报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社区就业计划,强化扶贫岗位配置。在现有岗位基础上,增设农技推广、基层文化站建设、贫困村整体推进岗位,增加扶贫岗位数量,向扶贫岗位倾斜,选派优秀高校毕业生从事扶贫相关工作,为我县扶贫工作提供人才支撑。二是加大乡村老师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相关规定,按县直和乡村学校组织招聘,按照老师专业标准和任教学科设置考试科目,重点考察老师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六)开展全民参保扶贫行动,提高贫困人口养老、医疗水平。一是实施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落实政府为缴费困难群众代缴养老保险费的政策,对重度残疾农村贫困居民,由政府全额代缴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逐步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二是完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对符合农村贫困人口条件的参保居民,大病保险起付标准减半,医疗费用每段补偿比例提高5%,年度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50万元,具体由承办居民大病保险的部门按其业务流程办理。三是做好易地搬迁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工作。做好易地搬迁农村贫困人口的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确保易地贫困人口在原参保地的参保年限累计计算,实现保障权益随参保居民流动转移,保障个人权益不受损害。
五、 组织保障
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我县已成立多部门的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工作协调小组和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县经济开发区,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明确专人负责,层层压实脱贫责任,定期开展贫困人员走访和跟踪服务,及时掌握脱贫进度。县人社、财政部门要加大就业专项资金对扶贫工作的倾斜力度,集中用于脱贫攻坚。县扶贫办要充分发挥精准识别的作用。县政府建立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扶贫责任追究制,实行一月一调度,半年一督导,一年一考核,确保精准扶贫到位。
联系人:宋昕 联系电话:2197135 13563555536
附件:1.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识别卡
2.冠县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台帐
3.冠县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统计表
4.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分类施策指南
附件1:
冠县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情况精准识别卡
编码
__ _______ | ||
_________ _______ __ | ||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中专、技校、职校毕业生□大学及以上 健康状况:□健康□一般□体弱□有重病□有残疾□丧失劳动能力 技能水平:□无□初级技工□中级技工□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 | ||
主要致贫原因(复选):□因病 □因残 □因学 □因灾 □缺土地 □缺水 □缺技术 □缺劳力 □缺资金 □交通条件落后 □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其它________________ | ||
人员类别识别 | ||
□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人口 | □劳动年龄内无劳动能力人口 | □非劳动年龄人口 |
就业情况:□无就业意愿; □有就业意愿:□就地就近就业(县内) □外出务工(县外)□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 | 社保状况: □已参保 □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 □未参保 | 社保状况: □已参保 □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未参保 |
培训情况:□无培训意愿; □有培训意愿,培训项目___________ | ||
社保状况: □已参保 □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未参保 |
(反面) | |||
帮扶责任 | |||
帮扶单位名称 | 责任人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帮扶措施及效果 | |||
时间 | 措施 | 效果 | 执行人 |
填表人: 联系电话: 贫困人口签字: 建卡时间:2016年 月 日
附件2:
冠县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台账(一)
(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人口)
乡镇(街道) 年 月
精准识别卡编码 | 村庄 | 姓名 | 性别 | 身份证号 | 户口编码 | 电话 | 就业情况 | 培训情况 | 社保情况 | ||||||||||
无就业愿望 | 有就业愿望 | 无培训意愿 | 有培训意愿 | 未参保 | 已参保 | ||||||||||||||
县内就业 | 县外就业 | 自主创业 | 公益性岗位 | 措施 | 培训项目 | 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 | |||||||||||
合计 | ------- | ------ | -- | -------------------- | ------------ | --------- | --------------- |
冠县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台账(二)
(劳动年龄内无劳动能力及非劳动年龄人口)
乡镇(街道) 年 月
精准识别卡编码 | 村庄 | 姓名 | 性别 | 身份证号 | 户口编号 | 电话 | 人员性质 | 社保状况 | ||||
劳动年龄内无劳动能力人口 | 非劳动年龄人口 | 已参保 | 未参保 | |||||||||
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 | ||||||||||
合计 | ---------- | ------- | -- | --------------- | --------------- | --------- |
附件3:
冠县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统计表 | |||||||||||||||||||||
_______________乡镇(街道) | 单位:人、万元 | ||||||||||||||||||||
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总数 | |||||||||||||||||||||
期末劳动年龄人口数 | 期末参加居民社会保险人数 | 期末参加企业职工社会保险人数 | |||||||||||||||||||
无就业愿望和能力的人数 | 期末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的人数 | ||||||||||||||||||||
转移就业人数 | 就近就地就业人数 | 符合公益性岗位安置条件的人数 | 已接受培训的人数 | 有就业创业培训需求的人数 | 有创业愿望的人数 | 有创业担保贷款需求的人数 | |||||||||||||||
已安置人数 | 推荐技能 | 推荐创业 | 成功创业人数 | 推荐创业担保贷款人数 | 推荐创业担保贷款款数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
合计 | |||||||||||||||||||||
单位负责人签章: 填表人签章: 联系电话: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栏目关系:(1)≥(2);(2)≥(3);(2)≥(4);(7)≥(8);(10)≥(11);(10)≥(12);(13)≥(14);(15)≥(16);(15)≥(17)。 | |||||||||||||||||||||
备注:1、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总数是指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摸底数; 2、报告期:本表报告期为本月1日-31日(30日);3、报送时间:本表采用月报于次月1日报出,遇节假日顺延;4、报告方式:报表分别以纸质文件和电子邮件方式报送,不得手工书写填报;5、报送要求:保证统计报表填报准确、及时和规范,严格执行统计报表的审核和签发制度,报表单位公章、负责人和填报人签字完整。 |
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分类施策指南
如果您对该文件有疑问,可以通过 网上咨询 方式咨询相关单位,还可以拨打 ,或者到 进行现场咨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