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3-27 09:33
/2025-45683486
冠县梁堂镇
2025-03-27
冠县梁堂镇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梁堂镇人民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县委“14557”工作思路的指引下,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多措并举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现将2024年度梁堂镇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工作汇报如下:
一、要点落实情况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情况
充分发挥梁堂镇党委在推进乡镇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梁堂镇党委政府积极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进机关活动,9月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首先对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了学习,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同时,梁堂镇认真落实“八五”普法宣传,积极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5月20日、9月5日,分别到梁堂镇中心小学、清华资产希望小学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校园活动,向1000多名小学生讲述习近平法治思想相关内容。
(二)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依法规范政府职能履行,完善政府部门权责清单,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严格落实全县整治“重复检查、多头执法、随意处罚”攻坚行动,制定《梁堂镇整治“重复检查、多头执法、随意处罚”攻坚行动方案》,聚焦攻坚行动任务清单目标任务,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塑造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情况,依法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强化知识产权执法,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动,开展一系列“法治先行、护法民营”法律进企业活动。
(三)健全决策机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不断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为推进“法治梁堂”高水平建设,以“合法性审查全覆盖”为着力点,不断提升乡镇法治建设水平和能力。顾问团积极参与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为重大决策、出台规范性文件把好“法律关”,进一步规范重大事项决策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我镇严格对照《冠县赋予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权试点实施方案》通知要求,充分发挥本地区资源禀赋,多措并举、联合联动,在今年7月份先后投入资金共计25万元,建成占地400余平方米的应急和综合执法中心,稳中有序推进行政执法工作,在9月24日的推进会上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认可。
(四)深化宣传培训,打造法治梁堂
严格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的法治意识。2024年,梁堂镇按照上级要求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教育,比如在“3.15消费者权益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5月份民法典宣传月”等重大时间节点进行普法宣传,积极开展《宪法》、《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法律援助法》、《反有组织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行政复议法》、养老反诈等法律宣传活动。今年以来,梁堂镇开展法治讲座4次,法治进村宣讲20余次,解答群众疑难问题150余件。
二、特色亮点
(一)创新矛盾纠纷化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梁堂镇狠抓矛盾纠纷改革创新工作,坚持以“枫桥经验”为指导,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为着力解决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调解经验不足、很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无法单独完成的困难,梁堂镇于今年调整了调解员队伍组成人员,服务队由优秀村庄支部书记、专职人民调解员、心理咨询师、律师等多行业专业人员为成员,建立“有事来聊,有李来说”、“王军工作室”、倾听民生工作室等调解品牌及场所,组就了一张竖到底、纵到边、多行业、由“单打独奏”变“大合唱”的抱团调解服务组织,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的矛盾纠纷调解新形式。
(二)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为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打造特色普法阵地,我镇利用现有的赵健民红色长廊,以宣传展板的形式陈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立法历程、发展路线图、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案释法等内容。依托赵健民故居成立了聊城市第一个社区矫正红色教育基地。打造了“法治文化+红色文化”的普法新模式,建设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让群众在领略红色文化中领略法治文化、感受法治精神,培养法治意识,形成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镇在法治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仍有一些薄弱环节有待加强。一是我镇宣传工作发展还不够平衡,少数村庄干部认识不到位,个别个体工商户、企业宣传还有空白,流动人口普法还存在死角。二是工作开展创新力度不够,日常工作中虽然能够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但是在解决基层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方法手段的创新力度还不够,在法治的轨道上用权的方式方法不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2025年工作打算
(一)持续发力,营造出良好的法治氛围。继续加强对机关干部的法治培训,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意识。持续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切实加强法律培训,努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牢固树立法律权威至上、法律大于权力、权力服从法律的观念,在发展经济社会事务、协调处理矛盾纠纷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同时,对群众的普法教育不放松。继续抓好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利用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法律知识,让群众知法、学法,使辖区人民群众养成“遇到问题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
(二)创新普法宣传形式。积极探索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围绕优化法律服务模式解决群众法律需求,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创新模式,重点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内容、阵地、活动、队伍上融入法治元素、法治精神,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与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工作相融相促,使群众法治素养、文明素养显著提升,增强了普法依法治理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三)加强政务信息透明度、强化监督机制。建设法治政府的最终目的是执政为民,而要取得群众的支持理解,更好的开展各项行政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就是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增强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向群众公开各行政行为的法律政策依据、具体的办事程序,利用各种渠道公示依法应当公示的材料,提高政务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四)健全工作机制,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鼓励和支持人民调解工作,积极指导、支持和保障村民委员会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完善信访工作制度,规范信访工作程序,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积极做好行政应诉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