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文稿解读

扩展解读:冠县人民政府对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81229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时间: 2022-04-22 17:16

索引号

11371525MB28128973/2022-26730037

发布机构

冠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文日期

2022-04-22

名称

扩展解读:冠县人民政府对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81229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冠县轴承产业情况

  

冠县轴承产业始于80年代,主要生产工艺是轴承生产过程中锻造工序,经过30多年的发展,轴承锻造产业由三十年前的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粗工到精密的转变,形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轴承行业发展新格局,成为国内重要的轴承锻造基地。产品以锻件和轴承成品套圈为主,主要应用于自动化整机如智能机器人、轧钢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印刷机械、各类机械手和汽车工业等领域,市场遍布全国各省市,并部分出口国外和港、澳、台地区。

目标定位:以产业集聚化、产品高端化、企业规模化为主要目标,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平台,打造“中国轴承精锻基地”,推进轴承产业从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促进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积极鼓励企业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轴承企业扶持力度,着力培育一批重点企业、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企业。

主攻方向: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机遇,全力支持轴承企业走“高、新、特、精”之路,加快建设精密锻造基地,加快产品由低档向高档、由普通向精品、由通用向替代进口的重大转变。

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引进并推广自动生产线等先进装备和工艺。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加快自动化、智能化进程,推动轴承产业快速发展。

工作重点:

1、加强规划引导,推进产业集聚。根据轴承产业生产力布局的现状和趋势,依托清水轴承工业小区、杜行轴承工业小区、北陶冠州轴承产业园分别规划千亩清水轴承(锻造)产业园、北陶轴承产业园吸引更多轴承企业集聚发展。通过规划引导,提升园区轴承产业配套的能力,加快轴承和轴承配件产业集聚发展,加强面向产业链的服务配套体系建设,努力形成社会化分工、专业化配套协作、集群化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以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公共检测等为主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相关要素的进一步加快集聚,进而推动企业间的联合与分工合作,实现轴承行业的集群发展。

2、强化骨干带动,培育样板企业。着力培育一批轴承的锻、车、热处理、滚动体等专业产品生产的样板企业,促进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逐步实现向“技术领先”转型。采用一企一策方法,重点培育一批销售超亿元的“小巨人”企业。积极开展以商招商,重点加强对轴承知名品牌、百强企业的定向招商。

3、发展成品轴承,做精配套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向成品轴承开发发展,发挥我县轴承套圈锻造质量好、影响大的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鼓励我县轴承由配件生产向部件、整机生产发展,鼓励企业拉长产业链。对于专业的配套企业,积极探索新的工艺、使用先进的装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4、加大技术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坚持走技术兴企之路,着力在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上下功夫。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研发中心“联姻”,引进高、精、尖科研成果,促进轴承产品更新换代。①开发差异化产品,避免同类企业恶性竞争。②加强以企业研发机构为核心,促进技术升级,实现主导产品上档次、上质量、上水平,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③加强对外技术交流合作,鼓励和科研院所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鼓励企业通过产权出让、相互参股等形式引进战略合作者,形成内外并蓄、协作共赢的技术创新体系。

5、实施人才战略,激活发展动力。积极营造良好环境,鼓励企业重点引进国内外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掌握关键技术的高层次专家,特别是掌握高新技术产业化成套技术的优秀团队。加快调整企业人才结构,提高研发人员比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加强对国际前沿技术的跟踪。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校的作用,加大对熟练技术工人、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多层次的适合轴承产业实际需要的人才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