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 关于推动冠县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
---|---|---|---|
提案编号 | 第113013号 | 提案类别 | 经济建设类 |
提案人 | 张建正 | 收到日期 | 2024-04-26 |
内容 | 一、基本情况 纺织产业是我县的重要产业,同时冠县也是山东省纺织行业发展的重点地区,目前在山东冠县经济开发区已构建起“棉花、纤维—纺纱—织布印染—家纺、服装—医疗用品”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了纺织服装加工产业的集群式发展。 2023年8月28日,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指出:“以自主创新、智能制造、品牌建设、绿色发展为发力点,力争到2024年年底,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150家,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达到260亿元,做大做优综合实力行业领先的五十亿级企业1家、十亿级企业2家;新建一批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新增一批专利技术,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全市纺织服装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新增5家;打造全国具有较高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品牌10个;培育打造4个纺织服装加工产业基地。” 2023年11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商务部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纺织工业提质升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现代化纺织产业体系建设取得实质进展,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营业收入稳中有增,发展质量效益保持良好水平。智能制造加快推进,70%的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高性能纤维、高端纺织装备、战略性产业用纺织品自给率基本满足需求。支持纺织企业参与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培育一批制造业现代供应链示范企业。鼓励纺织企业树立以人为中心发展理念,改善软硬件环境,打造高质量就业岗位。支持有关机构开展区域纺织发展潜力研究和评价,指导各地改善纺织行业发展环境,优化纺织产业区域布局。” 目前纺织市场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纺织产品生产经营模式,逐步向差别化纤维、高端产业用纺织品、特种纤维布等方向发展,这为纺织行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部分纺织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新生转机。 二、存在问题 尽管冠县纺织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其高质量发展。 首先,纺织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大部分纺织企业的生产模式为购买生产线,进行初级加工,生产的产品多为低端的棉纺纱线产品,产品类别较为单一,未考虑进行相关新产品的研发,导致我县的纺织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 其次,产业链完整性不够,缺乏稳定性。虽然我县已经建立了一条“棉花、纤维—纺纱—织布印染—家纺、服装—医疗用品”循环产业链条,但是在织布印染、医疗用品等关键链条,缺乏规模性企业,同时由于产品类别较为单一,链条企业不够丰富,影响了整个产业链条的稳定性。 再次,我县纺织产业的绿色发展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小规模企业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未能及时升级,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问题亟待解决。 此外,我县纺织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也存在短板,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相对缺乏。 三、发展建议 1、加强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与高校、科研机构展开合作,推动纺织产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同时,加强对纺织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和引导,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金支持。 2、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引导企业采用绿色环保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出台相关技改奖补政策,同时,鼓励企业利用可再生能源,加强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3、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纺织产业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我县纺织产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同时,加强我县对纺织产业人才的引进和激励,建设冠县纺织专业人才库,对在纺织行业做出贡献的人才给予人才奖励、补贴等,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投身于纺织产业的发展。 4、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冠县纺织产业的发展特点和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纺织产业的集聚发展。同时,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享资源,共同推动纺织产业的发展。 5、加强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对纺织产业的宣传和推广,打造“冠县制造”纺织品牌,提高冠县纺织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以上措施,有望推动冠县纺织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
承办单位答复意见 | |||
单位名称 | 冠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 答复日期 | 2024-06-25 |
答复内容 | 张建正委员: 你在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所提出的《关于推动冠县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纺织服装是我县的传统支柱产业,在我县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 2000年时,我县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只有4家,棉纺纱锭不足10万。经过近几年来的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区域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之一。截止目前,冠县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共计26家,产业年综合加工能力纱锭突破180余万枚,年纺纱能力30余万吨,织布能力6000万米,针织服装年产能达1200万件。 为更好的推动我县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县率先实施链长制工作,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优化完善工作机制,按照“链长抓谋划、链主抓引领,链办抓统筹、部门抓落实”的思路,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产业发展不断突破,搭建起了产业链工作的“四梁八柱”。其中纺织服装产业链是我县重点产业链之一,县政协主席王保壮为链长,14个政府职能部门参与,为产业服务。同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产业链相关部门同志尽职尽责、主动作为,全力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做大做强,冠县纺织服装产业已经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2023年工信局针对提升纺织产业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扎实开展走访调研、交流座谈。 对纺织服装重点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座谈。调度重点项目,查看企业生产车间,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下步发展打算。其中,副市长、市纺织服装产业链链长王刚带队来冠开展纺织服装产业链“巡链”活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夏令敏、 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刘建国等一行8人调研我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情况。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集群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张海燕带领专家组一行7人到我县,就申报“中国棉纺织名城”开展现场调研,并举行评审座谈会。 二、全力争取上级荣誉称号。 一是成功争创“中国棉纺织名城”。主动对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精心组织申报材料。顺利通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集群工作委员会专家组现场调研和评审会,于9月21日正式授予我县“中国棉纺织名城”称号。二是依托我县纺织服装、纸制品轻工产业优势。成功创建“山东省轻工纺织行业数字‘三品’示范县”荣誉称号。 三、多举并措,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组织我县纺织企业参加聊城市纺织服装企业信息化诊断活动、聊城市纺织服装产业优秀企业家高级研修班、对标学习等提质增效对接会及活动。通过聘请优秀专家、教授,讲解纺织面料及化学纤维工艺数字化技术新发展、未来发展战略方向等方面知识,参观考察外省纺织服装行业先进企业,并邀请当地相关企业高管探讨行业发展方向,分享企业发展经验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激发创新企业活力,提高行业综合水平。 四、积极争取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 “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链产学研精准对接和新技术新产品推介会”在我县召开。我县冠星集团、达成制衣、小贝壳服饰携其企业系列产品亮相展会。全省150余家纺织服装企业参会,极大促进了产业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端智能发展。 下步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措施 一、培养骨干企业,打造产业知名品牌。充分发挥冠星集团龙头带动作用,利用其品牌、市场优势,引导其加强与小企业的联合,形成集群效应。积极培育知名纺织、服装品牌,打造江北家纺用织品批发基地和健康日用品产业名城。鼓励企业自主举办或积极参与大型展会,不断扩大自营产品、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推动技术创新,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依托政府惠企政策为抓手,引导成长型中小企业,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技改方向,大力实施“智改数转”,聚力打造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推进智能化技术改造,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进程。 三、强化消费引领,加大市场拓展能力。支持纺织服装企业发展电商直播、线上线下融合营销等新模式,引导企业与电商平台深度合作,拓展网络营销新空间。指导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消费者偏好的转移,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方向和生产结构,不断开发用户欢迎的优质产品。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以商招商等方式积极引进我县产业链中薄弱环节来我县落户,补齐产业链短板,拉长产业链条。 最后,感谢你对我县纺织产业发展工作的支持。 承办人:郭丽丹 联系电话:0635-5231152
冠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6月25日 |
||
办理结果 | 解决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