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18 10:50
/2025-45805695
冠县第一中医医院
2025-08-18
【健康科普】应对发烧的物理降温方法有哪些?
发烧,是生活中常见的身体信号。当体温悄然升高,脸颊泛起潮红,身体传来阵阵乏力时,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降温”。对于体温未超过38.5℃的情况,物理降温往往是安全又便捷的选择,它不需要依赖药物,通过调节身体与环境的热量交换,帮助身体散热,缓解不适。那么,常用的物理降温包括哪些?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包括冷毛巾冷敷、退热贴、冰袋降温法、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灌肠降温、补充水分、降低环境温度等。
一、局部降温方法:
1、可用毛巾冷敷、使用退热贴等降温法。置于患者前额、头顶部和体表大血管流经处。例如腋窝、腹股沟及腘窝等,冷毛巾冷敷需要3~5分钟更换一次。
2、冰袋降温法。可置于患者腋窝、腹股沟及腘窝等血管丰富处,每次10~30分钟,以免局部皮肤冻伤或者产生继发效应,长时间使用者应休息60分钟后再次使用,给予局部组织复原时间。
注意事项:随时观察,保证冰袋完整、无漏水、布套干燥,冰融化后立即更换。如有局部皮肤发紫、麻木及冻伤发生后,立即停止使用,冰袋压力不宜过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腋下冰袋降温后30分钟后复测体温。
二、全身降温方法:
1、温水擦浴
(1)用低于病人皮肤温度的温水,一般水温32~34°C,可以将患者皮肤温度很快传导发散。
(2)擦浴时一般头部置冰袋以防止擦浴时表皮血管收缩、头部充血。
(3)擦浴顺序从双上肢、背部,双下肢,在腋窝、肘窝、手心、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丰富处可稍用力擦拭,并延长擦拭时间以促进散热。
(4)擦浴时足底应放热水袋,加速血液循环,减轻头部充血。也使病人感觉舒适。
(5)温水擦浴过程不要超过20分钟,避免病人着凉。
2、酒精擦浴
(1)将纱布或柔软的小毛巾用25~35%的酒精蘸湿拧至半干,温度为32~34°C。
(2)擦拭部位在腋窝、肘窝、腘窝、腹股沟、手心。
酒精擦浴禁忌:禁忌擦浴部位有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底部位,以防引起不良反应;高热寒战或伴有出汗的患者,一般不宜用酒精擦浴;对冷敏感的患者、心脏病患者不宜采用物理降温;皮肤有皮疹或皮下出血点及皮肤有损害者禁止使用酒精擦浴;白血病者也禁止使用酒精擦浴,以免导致出血加重。
三、补充水分
多喝温水:发烧时身体易脱水,多喝水可促进排尿和排汗,帮助体温通过代谢排出,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淡盐水。
四、降低环境温度
(1)调节室温:保持室内温度在22℃-26℃,避免高温或闷热,可适当开窗通风,避免直吹患者,促进空气流通。
(2)减少衣物:发烧时不要过度捂汗,以免影响散热,可穿宽松、透气的衣物,或适当解开衣扣,帮助身体散热。
物理降温的注意事项:物理降温在擦拭过程中皮肤冷却较快,容易引起血管收缩,所以必须结合按摩患者的躯干,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促进散热;物理降温适用于体温≤38.5℃无明显不适的情况,若体温超过38.5℃或伴有寒战、精神萎靡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并遵医嘱使用退烧药;儿童、老人或体质较弱者降温时需避免过度擦拭或冷敷,以防受凉或引发不适;在擦浴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情况,一般在运用物理降温30分钟后,要测量体温,时刻观察患者降温过程中的反应,若出现寒颤、面色苍白、脉搏或呼吸异常时,应立即停止物理降温,及时就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