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校园安全

【应急预案】冠县第二实验小学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

时间: 2024-05-21 17:25

索引号

/2024-45379462

发布机构

冠县第二实验小学

发文日期

2024-05-21

名称

【应急预案】冠县第二实验小学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了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安全,保证教学有序进行,提高师生自我保护能力,规范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响应行为,针对空气污染等突发事件采取科学合理有效对策,降低突发事件对我校造成的不利影响和伤害,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中,要高度重视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把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危害,并切实加强对应急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各班主任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高度重视,坚持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认真做好应对重污染天气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我校成立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校对重污染天气处置工作。在教体局统一指导下,建立健全各级应急管理体制。

三、组织机构

组  长:张丽   

副组长:王学刚    

组  员:各班班主任及科任教师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负责统一决策、组织、指挥校内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工作任务。重大问题及时向教体局请示报告。

四、应急处置

建立应对重污染天气的预警信息接收与传播工作,由陈洪强同志负责,做到快速反应、应急处置、及时报告信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指挥水平。

1.预警信息接收

收到上级发布的相应预警后,应立即电话报告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并按领导要求开展工作。校内采取手机短信、广播、网络等方式及时向学生和学生家长公布空气预警信息。

2.预警分级及措施

根据重污染天气的严重程度,预警分为四级,由低到高依次为: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

蓝色预警:对两天内全县空气质量指数达到200≤AQI<300,且未达到黄色预警级别重污染天气的预警。

黄色预警:对连续3天及以上全县空气质量指数达到200≤AQI<300,且未达到橙色和红色预警级别重污染天气的预警。

及时通过广播、网络等媒体和手机短信方式接受上级发布的预警信息,指导师生做好空气污染防治和应急保护基本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减少户外运动。

橙色预警:对连续3天全县空气质量指数达到300≤AQI<500,且未达到红色预警级别重污染天气的预警。

在采取黄色预警措施的基础上,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沟通相关信息,做好应急相应的准备工作。提醒广大师生在室内上课,停止体育课和户外活动。

红色预警:对1天及以上全县空气质量指数达AQI≥500或连续5天以上达到AQI≥300的重污染天气预警。

在采取橙色预警措施的基础上,做好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接收和传播工作。提醒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应该留在室内,特别是儿童、老人和病人要避免体力消耗。

五、工作要求

(1)在教体局的统一部署下,学校积极落实人员,明确责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细化工作措施,把各项工作和要求落到实处。

(2)加强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管理,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人员培训,开展经常性的演练活动,提高队伍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指挥能力和实战能力。

(3)接到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后,各教师应及时向学校报告,并由学校逐级上报。

(4)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使大家了解空气污染的分级以及防护措施,保持镇静,听从指挥;同时做好家长的工作,争取他们的支持。

(5)防止重污染天气谣传或误传,不信谣、不传谣,保持社会稳定。

六、重污染天气发生后的应急响应措施

响应分级:按照重污染天气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空气污染事件的应急响应分为:Ⅳ级、Ⅲ级、Ⅱ级、I级。

重污染天气发生后,在上级的统一部署下,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本校的应急工作,并根据预告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1)Ⅳ级响应措施:指导学生在上学途中做好防护措施。

(2)Ⅲ级响应措施:指导学生在上学途中做好防护措施;减少户外活动。

(3)Ⅱ级响应措施:指导学生在上学途中做好防护措施;停止体育课和其他户外活动。

(4)Ⅰ级响应措施:停课放假,学校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网络教学等方式安排好学生在家的学习。

七、应急保障

1.信息保障

完善信息传输渠道,主要以电话、网络等形式上报,保持信息传输设施和通讯设备完好,保持通讯方便快捷,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的安全畅通。

2.人员保障

应组建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预备队,由宋书华、苏艳珍、杜艳平主要负责,一旦启动预案,立即投入使用。应急预备队按照重污染天气的具体情况和指挥部门要求及时调整成员组成。

3.善后与恢复

当接到由指挥部下达的应急终止命令后,立即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补齐因重污染天气而影响的室外课内容或者因停课而影响的正常教学内容。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认真总结,对应急处理中的经验、不足和教训加以总结分析并报教体局安全科备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