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9-26 18:55
11371525004442172X/2022-26738219
冠县财政局
2022-09-26
关于冠县2021年财政决算和202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关于冠县2021年财政决算和202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2年9月8日在冠县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冠县财政局局长 贠庆臣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政府委托,我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2021年全县财政决算和 202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21年财政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933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增长7.0%。其中:税收收入94582万元,完成预算的 100.2%,增长11.1%。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4147万元,完成预算的97.3%,下降1.6%。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8100万元、返还性收入10093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37512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0778万元、调入资金800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658万元及上年结转结余收入11581万元等,收入总计499655万元。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上解支出29340万元、超收收入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3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851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7625万元等,支出总计499655万元。收支平衡。
2.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1年,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295万元,完成预算的106.2%,增长11.7%。其中:税收收入71928万元,完成预算的108.6%,增长19.1%。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0938万元,完成预算的99%,下降0.9%。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8100万元、返还性收入929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14888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9508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658万元、调入资金80000万元及上年结转收入11581万元等,收入总计440328万元。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结转下年支出27435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851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3万元、上解支出13412万元等,支出总计440328万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1.全县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2021年,政府性基金收入291136万元,完成预算的104.1%,增长60.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78544万元,完成预算的103.2%,增长62.1%。
政府性基金支出468374万元,完成预算的97%,增长61.6%。政府性基金支出未完成预算的主要原因是: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列支的基金数比预算数增加10000万元,相应基金列支数减少10000万元。
政府性基金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13931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259100万元及上年结转收入6503万元等,收入总计570670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加上解上级支出212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455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2534万元,支出总计570670万元。收支平衡。
2.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2021年,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291017万元,完成预算的104.1%,增长60.3%。
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465831万元,完成预算的97%,增长65.1%。政府性基金县本级支出未完成预算的主要原因是:将部分基金补助乡镇,由乡镇级列支。
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2591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1507万元和上年结转收入6503万元等,收入总计568127万元。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加上解上级支出212万元、调出资金7500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2534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14550万元等,支出总计568127万元。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决算情况。
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3415万元,完成预算的99.7%,比上年下降20.4%。社会保险基金支出62523万元,完成预算的101.2%,比上年增长9.7%。社会保险基金年末滚存结余127129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比上年减少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按照上级文件要求,2020年我县将2011年至2020年已落实的被征地农民保障资金及累计利息22180万元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而2021年只是将当年度已落实的资金纳入管理,所以造成2021年收入比去年减幅较大。
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情况同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9万元,收入总计1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万元,主要用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支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加上结转下年支出15万元,支出总计19万元。收支平衡。
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情况同全县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情况。
(五)政府债务情况
2021年,省核定我县政府债务限额6752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766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598600万元。截至2021年底,全县政府债务余额661788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69838万元,专项债务余额591950万元,在省核定的2021年政府债务限额以内。
2021年,财税部门顶住财政紧平衡压力,以增收节支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规范管理为抓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财政运行平稳,决算情况总体较好。
一是开源增收与节流减支协同推进。面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困难形势,财税部门一方面从“开源”上动脑筋,努力培植壮大财源,依法加强税费征管,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0%,争取上级无偿资金27亿元,极大增强了财政保障能力;一方面从“节流”上想办法,通过“压、缓、停、收”综合施策,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腾出资金集中保障重点支出。
二是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共同增进。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引导、调节、撬动作用,打好减税降费、财金扶持、深化“放管服”改革等助企发展的组合拳,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夯实持续增收基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统筹财力加快补齐民生短板。2021年全县民生支出35.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3%,全县教育、卫生健康、节能环保支出分别增长3.9%、2.5%、4.2%,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社会大众。
三是风险防控与改革创新齐头并进。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监控;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和日常库款监测管理,“三保”等重点支出保障有力;预算绩效管理持续走在全省前列;“互联网+政府采购”大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提前完成;财政治理效能明显提升。
二、202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1-6月份,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64738万元,占预算的48.5%,同口径增长6.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1101万元,同口径增长2.1%,同口径税收比重为68.4%。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2683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5.1%,增长9.1%。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1-6月份,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77704万元,完成预算的29.6%,增长164.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71246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5145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1313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20225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69.3%,增长75.1%。其中:城乡社区支出25892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162467万元。支出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新增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62100万元列入支出范围。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1-6月份,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下同)收入40523万元,完成预算的54%,比上年下降10%。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1776万元,完成预算的49%,比上年增长7%。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政补贴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上年一次性将财政补贴预拨入基金专户,今年按月分批拨入;同时因上划投资收益,定期存款较上年同期减少,利息收入减少。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1-6月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均为零。
(五)政府性债务情况。1-6月份,我县新增债务161893万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券162100万元、再融资债券11800万元,偿还到期债券本金12007万元。截至6月底,全县政府性债务余额为824814万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824581万元(含一般债务69631万元、专项债务754950万元),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233万元。
今年以来,受疫情反弹、大规模留抵退税等因素影响,财政运行压力前所未有,财税部门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全力以赴稳经济抓收入,统筹兼顾保重点惠民生,攻坚克难严管理强保障,保障了全县财政平稳运行。
一是多措并举助企纾困,护航经济稳健运行。减轻“包袱”稳预期。全面落实“退、缓、减、免”等组合式税费政策,建立财税库退库办理协作机制,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上半年新增减税降费3858万元,落实留抵退税政策实现退税1.95亿元,帮扶企业渡难关。送上“礼包”提信心。推出稳增长、保就业、促消费十六条激励措施,出台《冠县中小企业“育苗扶壮”梯度培育计划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等扶持政策;安排技改综合奖补资金500万元、外贸外资鼓励资金550万元、科技创新及研发奖励资金440万元等奖励资金支持企业加大创新升级、向外发展;安排618万元发放消费券,努力提振消费信心;安排现代物流产业园、轴承产业园、灵芝产业园等扶持资金3.2亿元,助力特色产业发展。政府采购巧助力。面向中小企业政府采购预留份额提高至45%,预留采购份额4.4亿元;价格扣除优惠提高至10%—20%;预付政府采购款2889万元,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缩短资金支付期限至5个工作日内,助力中小企业爬坡过坎。财金协同增活力。加大财政对创业担保贷款的补贴力度,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由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上半年发放贷款6217万元;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大力推进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上半年融资贷款2287万元;与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投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深化战略合作,连续三年每年新增10亿元授信担保额度,上半年投放贷款1.3亿元,位居全市第2位。
二是精打细算优化支出,财政账单温暖有力。坚持“过紧日子”,压减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5%以上,集中财力保障教育、疫情防控、社保政策提标等群众关心、期盼的领域,上半年民生支出19.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9%。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支出6.9亿元,新建振兴中学、第五实验幼儿园等学校3处,改扩建柳林镇中学综合教学实验楼、东古城镇中学教学楼等重点建设项目5处,购买6所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学位21565个,支持职教中心高水平中职学校和特色化专业建设。改善卫生健康条件。卫生健康支出1.6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580元提高到61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每人每年79元提高到84元,投入2628万元保障疫情防控经费,投入5300万元用于县第一中医院建设,投入4000万元用于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楼建设,投入9600万用于疫情隔离点建设。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水平。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6亿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八连涨;城乡低保对象、城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救助标准在2021年底保障标准的基础上提高10%;城乡公益岗扩容提质,安置3500人就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补贴等各类就业补贴政策全面落实,支持招才引智,为县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大力提升人居环境。每年投入2708万元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每年投入2920万元实施城区660万平方米保洁;投入4400万元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惠及群众17000户; 投入2.6亿元实施清洁取暖“煤改气”改造, 惠及群众43669户。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安排9127万元支持“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实施道路养护168公里、安防工程80公里、平交道口精细化提升3000个;投资1.5亿元新建改造城区道路10条、打通断头路3条、改造道路雨污分流基础设施25150米。
三是改革破题创新赋能,财政管理提质增效。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成效显著。建立预算评审和事前绩效评估“联动并轨”机制,扩大预算评审范围,评审项目45个,涉及资金5.0亿元,调减9973万元,节支率19.8%;在全市率先实现乡镇政府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全覆盖;选定3个领域拓展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试点范围,选取12个政策和项目启动政策和项目全周期跟踪问效;获批全省财政成本绩效管理试点县,“效冠财政”工作品牌效应凸显,有效化解了资金缺口与资金低效无效闲置之间的矛盾。政府采购更加高效。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政府采购”模块全链条贯通,实现政府采购活动全流程电子化操作;“832扶贫平台”预留份额填报增幅列全市第一;齐鲁云采网上商城完成订单1323笔,交易金额1594万元;实现政府采购项目评审专家跨县、跨市远程异地评审;获批聊城市政府采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攻坚任务试点县。国资国企管理全面加强。开展国企改革落实情况“回头看”,巩固国企改革成果,在全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改革任务考核评估中获得A级第一名;建立县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述职制度,国有企业董事长向县国资局进行首次述职;积极推进冠宏集团、土地集团战略性重组和优化整合,国企造血功能、企业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政府债务风险可防可控。争取政府专项债券新增额度16.2亿元,列全市第3位,支持高标准农田、铁路内陆港等19个重大项目建设;发行再融资债券1.2亿元,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多方筹措资金,有效化解存量债务。资金统筹更加高效。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事前沟通、事中协作、事后反馈的长效机制,项目审批效率提高30%,上半年统筹整合涉农资金4.4亿元,增长5.8%。
三、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困难
(一)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我县重点行业以制造业为主,中小微企业占比高,受退税缓税政策影响范围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总量较小、质量下降,增收压力持续加大。政府债券到达密集偿还期加上棚户区改造等项目费用需支付,政府偿债压力较大;受全市企业间贷款担保圈影响,还需筹措资金化解风险;落实增资政策、保障“三保”等刚性支出增加,随着省级财政库款的收紧,库款保障压力不断增大,收支矛盾愈发尖锐。
(二)土地财政依赖性强。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较小,编制年初预算时,从政府性基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50000万元。但今年以来,土地出让金收入预期不理想,1-6月份土地出让收入完成71247万元,慢于时间进度21.5个百分点,如土地收入达不到预期,将直接影响县级预算执行,造成更大收支缺口。
四、下半年主要工作思路
一是夯实“稳”的根基,进一步壮大财政实力,稳定财政运行。依法征缴重挖潜。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强化与税务、人行等部门协同配合,确保应收尽收,持续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对上争取弥不足。抢抓稳增长政策机遇,争取更多政策项目资金支持,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过紧日子兜底线。坚持有保有压,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严格财政库款管理,加大暂付性款项清收力度,管好用好直达资金,足额保障“三保”刚性支出兑付,筑牢疫情防控防线,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严防风险保平衡。加强债券资金“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高度关注收支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确保运行安全。
二是找准“进”的支点,进一步提质增效,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助企发展增活力。巩固提升组合式税费政策成效,实施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优化涉企服务,加大财政金融协同,撬动更多资源要素集聚,做大培强优质财源。集中财力办大事。提升财力运筹能力,清理盘活存量资产,积极争取债券资金,攥指成拳,全力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建设,有效激活社会投资,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提升效能助发展。以创建全省成本绩效管理试点县为契机,全面提升预算绩效管理质效,确保财政资金花到“刀刃上”、“花得值”;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府采购政策效能,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财政治理效能的提升赋能高质量发展。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 坚定信心、正视困难、勇毅前行、奋楫争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