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统计

聊城民慧实验高级中学综合发展规划

时间: 2023-02-07 09:00

索引号

/2023-26735445

发布机构

冠县教育和体育局

发文日期

2023-02-07

名称

聊城民慧实验高级中学综合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坚持“绿色高分数”理念,发展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让每一个人都幸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实验高中文化为坚强后盾和动力源泉,紧紧围绕冠县实验高中卓越2.0模式的目标,实现“一个转变”,做到“两个发挥”、“七个聚焦”,提升全市名校地位,向全省名校迈进。

二、工作目标

卓越2.0模式以五年为期,在建校10周年时,达到以下总目标。

1.教师素质全面提高,以更加科学的评价为导向,加强师德建设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1234金字塔名师团队基本形成,初步实现培养出10个省级名师、20个市级名师、30个县级名师、40个校级名师的目标,并且这些优秀教师都能在知名刊物上都有论文发表,他们带出的班级以及所教的学科成绩卓越。

2.打造K12人材培养和课程体系,打造特色课程、特色模式,形成唯一、第一的学校特色。

三、具体措施

(一)全面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团体。要重视教师的学习和成长,努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执教水平。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新形势,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必须不断提高。为此,学校要建立起促使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通过开展“学习强国”、读书学习等评比活动,加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充实自己,提升能力;通过开展教研组学科贡献教师评选、级部教学优秀教师经验交流、同课异构观课议课等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充分利用“继续教育”培训证书学分登记制度和培训学习积分制,使教师业务培训工作正规化、常态化。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校本培训,由教导处和教科室制定校本培训计划和具体措施,采取校本培训学分证书登记制度,依据培训证书累计学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典型引领作用。学校要积极创设良好的条件,完善落实学科带头人的待遇和义务,充分调动优秀教师、学科骨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此带动促进教研组活动的开展、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校教师综合素质提升一个新层次。

()切实加强教学管理

一是夯实教学常规。

1.教师发展服务处要在调查研究中进一步细化完善教学常规、日常教研的要求和检查评价办法;

2.各年级、各学部,结合实际,制订细则,使常规要求更具体,量化积分更明确,教学环节步步夯实;常规检查重点查备课、作业和测试,特别是注重集体备课的质量,是否做到备课、练习、测试的统一加特色,避免应付,倡导实用。

3.各教研组根据新要求,开学前要制定更加实用的计划,改进备课方式,增强分层作业实效,规范集体教研,落实培优辅差,提高“四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质量。

4.常规检查采用“普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检查评价方式,开展多种教学常规展示活动,一次一公示,使有效的常规成为常态。

 二是改进课堂教学。坚持《“4ZX+1"智慧课堂模式》,《信息化教学评价办法》和《小组合作教学实施方案》的要求,持续改进课堂教学。

1.做到用“4ZX+1"智慧课堂模式规范散漫的课堂,用课前3分钟活动规范学生的课前准备,用有效的组织课堂方法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用有效听评课诊断课堂教学实效。

2.学期初,由各学科带头人提供录像示范课,学科教师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揣摩研讨,取长补短,力促课堂向智慧高效转变。

3.每位任课教师每学期要在录播室讲至少1节公开课,并能充分展示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小组合作进行课堂教学。

4.针对成绩较差的薄弱学科、薄弱班级、薄弱教师,学校和教研组坚持反复听评,持续改进,逐步实现由低效到有效、由有效到高效的转变。

5.实行校级督察组推门听课、教研组指定听课、班主任蹲班听课、家长随时听课等多种方式促进课堂教学实效,通过有针对性的听课、评课、磨课等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课堂驾驭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理化生教研组要加强实验课教学的研究,组织学生运用实验设备器材,开展学科实验探究,提高实验技能。

7.以各种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各学科组要有计划开展学科周活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学科展示活动,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科素养。

三是促进教研教改。学校坚持课题研究实用化的基本原则和“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效果即成果”的课题研究思路,加强常态教研,促进教师成长。

1.今后的教研,需要在精细和实效上进一步改进,以新老三大法宝的落实为核心,按照“学期主题——每月主题——每周主题”的设计思路落实教研活动课程化。以过程表现、实践成果和教学实绩作为衡量教研工作的评价标准。

坚持团结协作都明白,坚持集体教研。切实避免学科组之间、班级之间、教师之间成绩差距过大的现象。教师发展服务处和各学部都要对教学事故认定办法认真研究,对出现教学事故的老师要依规定处理,并进行帮扶。坚持因材施教每一个,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学生。重视课本知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尖子生群体,注重边缘生转化,建立一生一档案。继续深化和完善数学、英语分层次走班教学。坚持高考研究成专家,坚持高考题的考试、讲评过关等工作。每一位老师都要对近十年的高考题做十遍,教师发展服务处要把高考题考试作为常态化工作进行,对于考试不及格的教师,要采取补考等措施进行引领和督促,不过关不止。各学部要对老师们的高考研究做好日常检查和督促。

2.要特别加强备课组"三备两研”:备课组真正扎扎实实的集体备课,精心研讨一周的上课内容,充分利用“学科网”等网络资源,真正做到课件、教案、练习、测试共研共享,先标准后特色,先统一后个性;教研组在集备活动内容上做到“九议”:议课标、议重点、议难点、议教法、议习题、议考点、议学情、议检测、议小组活动;在教学上做到“四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统一阶段测试题。这就要求各位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要积极动脑设计教研活动,严格规范常规教研活动的同时,力求创新有突破。也希望各年级学科承包领导和学科骨干教师,想办法、出点子,让每次活动都见成效,参与老师都有收获,以教研促进学科成绩的提高。

3.扎实开展课题研究,以三大教育为总课题,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发现问题,形成课题。把县级以上立项课题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解决教学难题。教师发展服务处专门设计教育科学课题规划表格,要求每位教师立足于课堂教学,围绕立项课题,开展小问题、接地气、深研究、促教学的课题研究,以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四是加快课程研发。

1.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注重课程实施实效,逐步形成本校特色。要努力形成有兴趣特长的教师积极参与开发校本课程的有效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和爱好开发校本课程,特别是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并由学生选学、选修。校本课程开发要与第二课程活动等结合起来,让学生具备一技之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落实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学生选修校本课程,每学期前要由教导处进行公示,由全校学生自主选择进行选修选学,杜绝有形式无效果的随意散漫的第二课程活动,把课程研发资料、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成果,作为评价教师开发指导校本课程业绩的主要依据。

3.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向精深发展,要激励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精心研究课程计划、精心设计课堂,凝聚团队的智慧,力求打造出精品校本课程,创出特色。

4.以语、数、外的K12课程的开发者和实践为引领,打造小初、小初高、初高等跨学段一体化课程建设。从十二年一贯制的视角出发,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心智发展和育人要求,开发有梯度、有连续性的校本课程,有助于教师更深刻地理解课程标准,更全面的理解学生的心智发展,更深刻地理解核心素养,更精准的把握高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益,学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在校本课程学习和实践中,提升综合能力。

深入加强管理

1.教师评价数据化

根据学校发展,规范化,制度化是发展之必须,依据试行办法对每位老师试行量化管理,保证每月出结果。

2.所有管理规范化程序化

①规范课堂管理,敢于出罚单,敢于亮红牌,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②考试程序规范化,严格按程序,提前准备,考虑周到,努力做好服务和监督意识,保证考试不出现重大事故。

③集备管理规范化,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检查评分入档。

④增强对组长和中心学科主任的管理,能者上,平者助,庸者下,真正让组长和中心学科主任形成主力管理教学能力。

3.科学研究成风尚

把教科研作为学校发展的生长线,一切围绕科研管理,努力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①教师处为了教师的发展提供舞台,计划本学期创办《学生科研通讯》和《教师科研通讯》,把最新科研成果和学习方法和规律总结最快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和老师;

②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让学生醉心于做“研究”;

③开展学科讲座,让优秀的教师快速成长成名师;

④深入课题研究模式,让老师真正的搞好研究,把日常的管理和教学落实的科研的程度。

5.针对竞赛,从高一开始抓,注意分流,理智选择,积极辅导,努力培养自己的教练队伍,另外针对数学,物理和信息计划从初中选拔一些优秀的学生,及早渗透,为金牌做好铺垫,计划在今后五年内必出金牌,另外,根据国家自主招生政策变化还要服务于综合评价。

6.针对特殊类型招生的服务和指导工作,在高一要告知学生早准备,理智选择,注意积累。建立家校自招联系宣导群,针对家长询问耐心指导,积极帮助,共抓共管。当然,一定会做到详细的报名,初审等工作,重点抓好综合评价的指导。

7.用活动进行学科团队建设,使整个学科组通过团建活动形成凝聚合力,把所有人的神融入到学科组中。

8.完善学校公有制老师和本校特情的完美融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