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9-12 16:52
/2024-45436030
冠县第四实验小学
2024-09-12
【教学计划】冠县第四实验小学2024-2025学年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以学校“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发展理念为统领,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路径,以评价体系为导向,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工作目标
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深化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推进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为动力,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同时将新课标学习和落实双减政策作为重要任务,努力开拓教育教学新思路,创新教育教学新模式,营造教育教学发展新优势,全面完成教师管理中心工作任务,进一步优化学校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断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以规范和品质赢得家长,以质量和特色赢得社会。
1.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规定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均衡课程设置,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发挥团队合力,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拓展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突显学科特色,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全体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课程理念,切实树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结合上级教研部门的系列活动,推进我校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享·学·导”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开展编制、撰写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论文、多媒体课件,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通过各教研组计划培训、教学常规检查与反馈、业务整改复查、不定时抽检等方式,优化教研常规管理,加强检查力度,将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3.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通过各级培训、研训一体、阅读专业理论专著、青蓝结对等活动,扩大教师教育教学知识面,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优化课程实施过程,成立学术研究团队,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抓好校本培训,通过学、研、培、导、练、赛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创学习型教师队伍。努力创设师生专长的发展空间,以多种竞赛活动促进师生个性发展,为师生搭建展示的舞台。
4.借助阅读存折的使用推进学校全学科阅读工程,让学生喜欢阅读、愿意阅读。帮助学生掌握浏览、精读、略读等方法,激发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展学生阅读面,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注重阅读感受和体验,培养语感,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写摘记和读书心得的良好阅读习惯,增强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鉴赏能力。
5.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教科研水平,推进教师的课题研究技能和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的成果。注重教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在教科研的实践中,形成一支工作热情高、科研能力强的教科研骨干队伍。通过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和科研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抓好常规管理
本学期让全体教师明确我校教学常规要求,自我对照,切实落实常规,有效地改进教学,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教师管理中心提倡“推门听课,翻本检查”工作制度,要求实行每周一自检每月一大检的常规检查制度。
2.加强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服务、考核评价等的管理。
(1)备课:以“精心”为核心,贯彻“强化意识、深化改革、依托标准、质量为本、实事求是、便教利学”方针,注重详案与简案相结合,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传统型备课与创新型备课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注重单元整体教学模式。衡量备课的优劣主要看“三看”,一看教学理念是否符合课改精神,二看教学设计是否依托标准思想,三看教后反思是否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备课的落脚点是上好课,同时要备课有创意、教学设计有特色。
(2)上课:有比较充分的教学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有比较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始终体现着教学目标的落实;有循循善诱的魅力和鲜活的教学氛围;有充足的教学资源和形象的教学媒体;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和宽松的学习舞台;有互动共享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课程设置,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确保正常教学秩序的进行
(3)作业:严格控制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置质量,作业批改及时正确,反馈纠错即时显效。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必做选做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教师加强班级作业本的管理,整洁齐备,作业要在书写和质量上下功夫。
(4)课后服务:大力加强培优补差,确保优秀率,提高合格率。本学期大力加强关于课后服务的管理,健全相关制度,做到定人员、定时间、定计划、有记录、有成效。
(5)考核评价:加强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嵌入性评价,提高评价的实效。提高教师的试卷命题能力,以新课程标准为本,以合格为尺,在积极倡导勤奋学习的同时积极宣传学习的健康心理,不能让学生有过重的学习心理负担。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我们将对各学科进行不定时的质量抽查,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场所。全体教师都要提高认识,全体教师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推进我校“享·学·导”教学改革,形成我校师生共成长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阵地,以发展为目标,以探索过程为主线,以质疑问答为标志,以教学民主为保证。全面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协调发展。全体教师积极参与通过理论学习提高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改革活动。尤其是中高年级,在合作交流、小组教学、探索的教学方法方向要有深入的研究。学期中组织“三优”评比活动,即优质课、优秀案例、优秀教学反思,学期末组织青蓝结对之徒弟展示课等活动,以多种竞赛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师综合素养提升,推动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
(三)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
1.加大教科研的指导和领导力度,实行分类实施,点面结合推进教改工作的进程,在学校内部,教师间结成了对子,共同研究共同提高,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
2.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确定骨干教师,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及各类教研、议论、研讨等活动,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自己的理念。
3.教师继续写以反思为核心的自主研学笔记。通过自主学习自主设计、自主实践、自主反思四个环节,不断优化了学科教学、教研活动过程。
4.努力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做到边学习,边实践,边交流,边总结,边反思,真正建立起以教师自主学习和集体组织学习为主的体系。
5.开展实效性,可行性强的活动,充分发挥集体备课优势,共同商讨,共同提高。
6.加强对教学用具及科学数学实验室的规范使用,让其真正为教学服务。
(四)搞好师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进一步加强教师培养工作,有目标,有层次,有措施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争创意识。加强教师的培养力度,使教师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
2.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让教师成长手册起到时效性,建立学习型的校园。本学期校本培训要做到①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②线下与线上学习相结合。③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④自主学习与讲座指导相结合。同时要注重自我学习,争创学习型教师和学习型学校。
3.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工作,并上好汇报课,谈一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使一人学习,大家受益。
4.继续开展全校性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鼓励大胆使用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步伐。
(五)加强课题研究,让教师专业发展再多一个“源头活水”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本学期继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课题,以教学过程为研究过程,以解决问题为研究目标,通过研究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确保每人一项课题研究。
1.课题研究的生命力在于真实问题的解决。学校重视培养教师的问题研究意识,让教师感受教科研的力量。
2.开展主题研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主题教科研活动是指围绕选择的主题,预设研究目标,通过适合的活动载体,丰富的活动形式以及创造性的活动流程,使问题得到解决。
3.开展行动研究,让改变发生在日常。学校落实“日常高水平才是好教育”的课堂理念,倡导“改变在日常”,持续推进学校“人人微课题”的研究与探索。
4.继续加强省级课题、市级课题、县级课题的研究。
(六)借助阅读存折,全面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1.深入开展好全学科阅读能力提升工程,明确每个年级、在每个学期必背的古诗词及小古文,充分利用好晨读、午诵、晚悦时间,做好指导和评价。
2.明确每个年级在每个学期需要阅读的整本的书。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做好图书的借阅管理。做好整本书阅读指导,通过班班共读、亲子阅读等方式,提升阅读效率与水平。鼓励个人阅读,全面提升阅读素养。
3.充分利用好午练、书法课等时间,借助果果习字做好练字指导,提高学生书写水平。
4.通过阅读能力提升、书法大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阅读的实效性,鼓励学生学经典爱经典,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