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15 09:42
/2025-45786803
冠县东街学校
2025-07-15
冠县东街学校2024-2025学年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在“向阳而生,向美而行”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冠县东街学校始终致力于打造艺术教育特色品牌,深入推进艺术课程改革,积极落实艺术相关法规政策,统筹协调艺术与学校各项工作的关系,在过去一学年收获了阶段性成效。以下是本学年艺术发展情况的具体报告:
一、艺术课程建设
学校严格以国家课程标准为根本遵循,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成长需求,科学制定艺术课程实施方案:
在课程设置上,严格按照规定课时足额开设音乐、美术等基础艺术课程,从时间上保障学生能系统接受艺术启蒙与进阶学习。
在教学内容上,紧扣课程标准要求的核心素养目标,音乐课程涵盖乐理知识、歌唱技巧、乐器演奏、音乐欣赏等模块,美术课程包含绘画基础、手工制作、美术史常识、审美鉴赏等内容,形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实施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课堂示范、小组合作、作品创作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参与中掌握艺术技能;同时融入跨学科元素,让学生在多元体验中构建系统的艺术认知,切实保障每位学生都能接受到完整、连贯的艺术教育。
二、艺术教师配备
目前,我校共有18位音美专职教师,均具备本科学历,学历达标且专业结构合理,教师队伍保持相对稳定。但随着学校艺术工作的不断拓展,现有教师数量已略显紧张。未来,学校将在教师招聘计划中重点向艺术学科倾斜,进一步充实师资力量。
三、艺术教育管理
学校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工作,构建了完善的艺教管理网络。由校级领导分管,中层干部具体负责,将艺术工作纳入学校学年和学期工作计划。成立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艺术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艺术工作有序开展。
四、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
学校按标准配备了专用教室,并配备了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及丰富的音乐、美术教学器材,同时订购了实用的艺教音像资料。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艺教活动,涵盖购置演出服装、更新艺教设备、维护保养器材等方面,为艺术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五、课外艺术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课外活动,精心设计了合唱、口风琴、舞蹈、国画、粮食画、线条写生、金工木工、陶艺、郎庄面塑、剪纸、硬笔书法、软笔书法等艺术类校本课程,做到计划详实、时间固定、措施得力、师资专业、制度健全。
每年举办一次全校性艺术节,为学生搭建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生参与率达100%。在校本课程中,艺术类课程占比较高,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兴趣需求。
鼓励师生积极参与艺术竞赛,制定相应激励措施,每年组织艺术团队参加县级及以上竞赛,屡获佳绩,进一步激发了师生的创作热情和竞争意识。
六、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秉持“以美育人”的理念,学校注重校园环境的艺术文化建设。一方面,优化硬件环境,对教学楼、门廊、教室等进行美化布置;另一方面,着力打造软环境,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开展精彩课堂教学、组织丰富课外活动及开发特色校本课程,让艺术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目前,校园环境美化工程重点聚焦软环境建设,稳步推进,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七、重点项目推进
本年度我校利用完善的设备与充足的物料,为师生打造了从创作构思到成品烧制的一站式陶艺学习空间——陶艺泥塑工作坊。通过陶艺创作课程,学生提升了专注力与审美素养,让传承千年的陶文化在校园里焕发新生。
同时,加大鼓号队训练力度,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活动,充分展现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与风采。
八、艺术素质测评
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学生艺术测评组织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各项工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由教学管理中心统筹安排测评时间表、组织考试及进行成绩分析,为准确评估学生艺术水平提供了制度和人力支撑。
九、存在不足及改进措施
校园艺术文化建设仍有提升空间,艺术元素融入深度与呈现效果需加强。学校将推进校园文化艺术化升级,细化过程管理,做好艺术活动、课程实施等资料的收集归档,为优化校园文化提供依据。
展望未来,学校将深化艺术教育: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形式,激活艺术课堂;加强师资建设,提升专业能力;拓展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搭建更广阔平台。力求让每位学生在艺术熏陶中成长,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