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3-13 17:09
3715250012/2025-45675629
冠县人民政府
2025-03-13
新闻发布会:冠县举行“‘奋楫争先、实干争冠’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冠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专场
3月13日,冠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众网·海报新闻、县融媒体中心等新闻媒体参加。
【现场实录】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冠县人民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行“‘奋楫争先、实干争冠’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非常高兴邀请到冠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李付涛同志,冠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一级主任科员冯伟同志,冠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杨庆旺同志,冠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红振同志,向大家介绍冠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的系列举措,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首先请李付涛书记介绍有关情况。
李付涛: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冠县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县工信局认真学习贯彻全县“奋楫争先、实干争冠”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精神,坚持“14557”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改革引领、创新赋能,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奋力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突出结构优化,推进产业向新而立。坚持以“链长制”引领产业发展,聚焦工业经济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提质增效。一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60个以上,系统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组织政银企精准对接活动3场以上,发挥科创贷作用,为企业注入金融“活水”。二是壮大优势产业。谋划实施10个以上制造业强链延链补链项目,加快丰富产业链条。高标准强链,着力发展汽车板、高端家电板、高性能护栏板,打造全国知名钢板制造加工基地。高水平延链,构建“棉纱—印染—布料—服装家纺”完整产业链条,打造服装自主品牌。高效率补链,加大龙头企业扶持,推进装备制造加快向装备智造转变,打造全国最大的轴承锻件制造基地。三是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灵芝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加大对铭医帮引进培育力度,打造大健康产业集聚地。推进恒晶新材料与天通集团合作,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按照“13531”工程部署,全力服务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二、突出数字支撑,推进行业向高而攀。建立健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机制,大力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努力以“数字变量”撬动“最大增量”。一是打造产业“数脑”。依托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项目,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场景建设,推进企业产品防伪、数字营销,加快企业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重点企业供应链流程管理、追踪溯源提供数据支撑,全面提升企业数字化应用水平。推进精品钢板、灵芝两个“产业大脑”建设,力争2025年省级评优产业大脑1个。二是培育工业“数服”。坚持“外引内培”相结合,建立冠县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库,为企业提供智能工业整体解决方案。三是推动企业“数转”。扎实开展数字化评测,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100家以上,争创2025年山东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导区。
三、突出创新赋能,推进企业向远而行。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突出科技、平台、人才支撑,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强化创新引领。强化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夯实技术创新根基。鼓励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力争2025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70家以上,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创新企业梯队。聚焦重点产业链和龙头企业,布局建设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平台。组织申报市级技术创新中心3家以上、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以上。二是强化科技带动。搭建科技合作平台,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建设创新研发平台。组织企业申报市级产学研合作项目,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引导高层次人才向企业集聚,组织征集11家企业填报2025年第五批“科技副总”选派需求,加快企业突破技术难题。开展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活动,按照市场需求和群众需要,分种类、分产品组建更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围绕我县特色产业需求,开展定点帮扶、成果转化、技术培训等活动,助力农业提质增效。三是强化人才支撑。综合运用政府推介、企业培养、市场化引进等方式,全力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与企合作开展科学研究、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推进企业升级,提高整体竞争力。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主持人:感谢李书记的介绍。
主持人: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的名称。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1:在市“两会”上,李长萍书记高度评价了冠县一年来的发展成就,提出了“五个奋楫争先”新要求,请谈谈工信局“在推动经济发展上奋楫争先”方面,怎样改革创新培育企业,促进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这个问题,请冯伟同志回答。
冯伟:
冠县工信局将聚焦优质企业培育,打破固有思维,创新工作路径,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努力打造“热带雨林”式成长生态。一是加强培育,筑牢根基增活力。挖掘市场前景好、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高的企业,入库培育,着力构建从培育孵化、扶持成长到推动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体系,根据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展阶段,以及每阶段企业的不同特点,分类指导、分级培育,制定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培育措施,推动企业由低向高梯次升级。二是精准施策,靶向服务提质效。联合市专家服务团队专家,走访调研企业,对照培育目标,形成详尽的分析报告,针对企业短板弱项,一对一深度指导,长期跟踪服务。根据企业需求,给企业提供优化研发、引进人才、创新成果、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路径,提质提效精细做好企业培育。三是协同创新,智改数转赋动能。以企业优质化、产业数字化为主攻方向,积极引导企业“智改数转”。通过企业家培训、入企诊断、供需对接等多种途径加大推广力度,聚焦企业数字化改造存在的短板和难点,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促进数字化与生产各环节深度融合,提升企业数字化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四是整合资源,集群发展拓格局。聚焦优势产业,强化资源整合,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推动企业集群集聚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积极开展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服务行活动,有针对性地融链固链补链延链,畅通集群协作网络,增强专业化配套能力,强化质量品牌建设,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奋楫争先、实干争冠”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会议精神,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培育和辅导,助力企业在细分领域做精做强,为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工信力量。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请继续提问。
记者2:刚才李书记提到,要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发展,并强化科技赋能,请问2025年我县在创新引领,助力企业提质增效方面如何开展工作?
主持人:这个问题,请杨庆旺同志回答。
杨庆旺:
2025年,我县科技创新工作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围绕“科技赋能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主线,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助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一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我们将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努力实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以上。借助政策扶持、金融支持和人才引进等手段,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二是深化产学研合作,凝聚科技创新合力。今年我们将与聊城大学深入合作,共建“聊城大学冠县产业技术研究院”,以此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深度合作,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三是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迸发转型发展活力。围绕我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将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在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力争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发布会提问最后一个问题,请提问。
记者1:目前我县工业结构以传统产业为主,刚才李书记也提到,要突出结构优化,推进产业向新而立,其中最重要的是改造传统产业,请问2025年我县在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方面如何开展工作?
主持人:这个问题,请李红振同志回答。
李红振:
2025年,县工信局将聚焦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核心领域,坚持以发展的眼光抓改革,以改革的思维促创新,围绕数字赋能、绿色低碳等重点改革方向,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跃升。下面,重点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重升级,技术“新”突破。以钢板加工、纺织、轴承等行业为重点,推进设备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改造,促进先进工艺、智能装备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行业关键设备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生产成本和能耗水平显著降低,生产质量和效率大幅提高。
二是抓平台,发展“新”动能。加大工业互联网应用,加快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发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作用,加快企业 “智改数转”,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大脑”建设,以工业互联网为支撑,持续推动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
三是深融合,智造“新”引擎。鼓励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研发机构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作,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积极打造“冠县轴承锻造”区域产业品牌。
四是惠服务,产业“新”支撑。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作用,落实各级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政策,尤其是全市第一个县级层面的《冠县支持工业技术改造综合奖补实施方案》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健全纾困解难帮扶机制,常态推进“企业家会客厅”、助企远航行动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以上举措,今年将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60个以上,打造3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5家省级绿色工厂,新增省级质量标杆企业3家;企业生产效率提升20%,设备联网率达80%,能耗降低10%。下一步,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改革为牵引,以工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助力现代化幸福冠县建设。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记者提问就到这里,感谢各位发言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希望记者朋友们持续关心、关注冠县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发布会,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