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冠县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冠县林业局专场

时间: 2023-08-25 16:15

索引号

3715250012/2023-26728319

发布机构

冠县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23-08-25

名称

新闻发布会:冠县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冠县林业局专场

8月24日,冠县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冠县林业局专场。大众网·海报新闻、县融媒体中心等新闻媒体单位参加。

内容实录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冠县人民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冠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狠抓工作落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今天,我们举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县林业局专场,非常高兴邀请到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峰巍同志,县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晓京同志,县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金国同志,向大家介绍县林业局深入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的举措、办法,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首先,请郭峰巍局长介绍有关情况。

郭峰巍: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参加这次主题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冠县林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三提三敢”工作要求和“1457”工作思路,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林业工作取得新的成绩。2021年再次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2022年被授予“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护绿”文章。健全县、乡、村三级林长制组织体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成立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总林长的工作班子,出台《冠县林长制会议制度》等5项工作制度;镇、村级分别设立林长和副林长,相关负责同志分别担任,做到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全县共设置林长561名,其中县级林长5名,乡级林长55名,村级林长501名;制定了林长制改革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形成了部门协同、齐抓共管、全员参与局面。

二、坚持科学绿化,做好“增绿”文章。聚焦乡村生态振兴,深挖闲置宅基、坑塘、边角地、闲置地等适宜造林空间,因地制宜开展河岸、围村林、庭院绿化、四旁绿化、乡村绿道建设,宜乔则乔、宜果则果、宜灌则灌,见空插绿、应绿尽绿。目前,全县有高标准绿色通道427公里,农田林网化110万亩,育苗1.5 万亩,活立木蓄积量92万立方米。今年1-6月份,完成人工造林640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5万亩,新建提升道路、水系绿化106.5公里,森林抚育3.1万亩,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

三、大力发展果品,做好“用绿”文章。林果是冠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全县果品面积16万亩,占全市的一半以上,年产优质果品40万吨,年产值12.7亿元,是全市名副其实的“果盘子”。我们通过提升品质、打造品牌,把原来的苹果、鸭梨、樱桃、油桃“四大金刚”,变为冠县酥梨、富硒樱桃、葡萄(阳光玫瑰)、设施油桃新“四大金刚”,果品成为群众增收的“钱袋子”。以兰沃乡大曲村为例,现有2123人,发展设施油桃大棚760个,今年人均增收7065元。今年我们还成立了大樱桃协会、梨产业协会,推出了“果香贷”等金融贷款优惠政策,进行了叶面肥、生物菌肥、微生物益生菌肥等生态新技术试点,研究确定了冠县酥梨和红肉苹果选育示范园、推广示范园等5处新品种培育基地,为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打下新的基础。

四、优化要素配置,做好“活绿”文章。持续办好梨园文化观光周和采摘游园活动,今年高标准举办了第十八届梨园文化观光周。积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马颊河林场、宜养神州2处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翻修了康养道路,完成了码头建设,提升了房车区、森林乐园、萌宠乐园设施设备和周边环境,成为新的游客打卡地;毛白杨林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了黄河故道防沙治沙展览馆,是全省首家以防沙治沙为主题的展览馆;实施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试点建设了100亩的杨竹混交林,在第二届中国“南竹北移”学术经验交流会上获得好评。推动传统苗木向彩色苗木、容器苗木转型,省苗木产业设计师进苗圃活动在我县启动;新建成融创科技苗木示范基地,全部为高档彩色苗木、容器苗木,效益良好。

五、加强资源保护,做好“护绿”文章。加大林区巡查力度,积极开展森林防灭火应急处置演练,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严防违法违规占用林地及破坏林地现象发生。顺利完成第一次美国白蛾飞防工作。开展“2023清风行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宣传活动,做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我们今年还争取到中央野生动植物保护资金686万元,全部用于马颊河林场鸟类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进一步整改提升两个物流园管理水平。

下一步,县林业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作风,更硬的举措,努力开创林业工作新局面。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郭局长的介绍。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记者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名称。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1:

刚才我们的介绍中提到加强资源保护,做好“护绿”文章,请具体介绍一下今年以来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主持人:

这个问题,请李晓京同志回答。

李晓京: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下面我就以上问题,向大家做简要介绍。

为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

一是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根据省政府下达我县“十四五”期间的年采伐限额,严格控制森林采伐量,确保林木采伐蓄积量保持在正常范围以内。同时根据审管互动平台反馈的审批台账,认真做好林木采伐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按照林木采伐的审批程序做好伐中监督和伐后检查今年以来共实施林木采伐监管8次,检查地块15处

二是坚持常态化巡查,强化管护责任。严格执行《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等规定,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林、依法实行林地用途管制,严格林地审核审批。开展林地征占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严禁擅自改变林地用途,今年以来共实施林地审批监管2次;林地核查3次。

三是开展森林火灾应急处置演练,持续进行森林防火检查。4月27日,冠县林业局联合冠县应急局、冠县公安局、冠县消防救援大队在国有毛白杨林场共同开展了森林火灾应急处置演练。有效提高了防火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同时我们林业局专门成立了森林防火和安全生产督导检查组,持续深入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及乡镇重点林区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今年1-8月,共组织森林防火督导检查16次,出动检查人员55人次,排查出火灾安全隐患 16 项,目前已经全部整改到位。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

请继续举手提问。

 记者2:

刚才我们的介绍中提到林果是冠县的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将原来的苹果、鸭梨、樱桃、油桃“四大金刚”,变为冠县酥梨、富硒樱桃、葡萄(阳光玫瑰)、设施油桃新“四大金刚”,果品成为群众增收的“钱袋子”,请问我们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主持人:

这个问题,请朱金国同志回答。

朱金国:

首先感谢媒体朋友对冠县林业工作的关心支持。下面,我就以上工作开展情况向大家做如下简介。

1.大力发展林果设施栽培。冠县地处黄河故道,露地樱桃、油桃花期易受晚霜危害,成熟期遇雨易裂果,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严重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发展林果设施栽培能够提前上市和避免以上危害,自1996年起至今,我县陆续发展林果设施栽培面积近3万亩,年产量4万多吨,亩均产值2万元以上,目前我县露地林果面积较大,为提高经济效益,林果设施栽培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积极引进推广名优品种。近年来,我县传统果品价格低、效益不高。为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促进果农增收,我们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各种水果品种60余个,其中“山农酥”梨,具有个大核小、皮薄肉白、酥脆香甜、多汁无渣等特点,是优质晚熟新品种,平均售价每斤10元以上。新品种的引进,带来了较高经济效益,助推了林果产业的高效发展和更新换代,今年新建和提升改造以山农酥梨为主的经济林9868亩。

3.全面提升果农技术管理水平。我局深度推进与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技术合作,邀请以上单位的专家到我县举办果树技术知识培训班,全面提升了我县林果科技人员和果农的技术管理水平。林果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解决了果树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我县林果产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助推了乡村振兴。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感谢各位发言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希望记者朋友们持续关心、关注县林业局各项工作的开展。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发布会,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