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单位:冠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征集时间:2023-11-09~2023-12-11
技术改造是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减员增效、提质增效的最佳途径,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稳定工业运行、支撑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上级围绕推进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系列部署要求,当前我县正处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财政资金激励作用,进一步明确支持领域、激励方式和申报条件,鼓励、支持和引导全县民营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冠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制定了《冠县支持工业技术改造综合奖补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示期为11月9日-12月11日。意见反馈渠道如下:
联系电话:0635-5231152
电子邮箱:gxgyhxxhj@lc.shandong.cn
邮寄地址:冠县红旗北路109号
邮政编码:252500
互联网方式:点击页面右侧“我要发表意见”可在线提交
冠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11月9日
冠县支持工业技术改造综合奖补实施方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落实上级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发挥财政资金激励作用,鼓励、支持和引导全县民营经济转型升级、高端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 本方案的综合奖补是对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包括节水技改)、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项目和企业的奖补。
第三条 实施企业技术改造综合奖补政策遵循依法依规、公平公正、简便操作的原则,县级每年最高安排1000万元预算资金,为政策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第二章 奖补标准
第四条 采用事后奖补的方式,重点支持“亩产效益”评为A类和B类、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上云、节水节能等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科技创新、数字转型、智能制造,推进企业优质发展,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第五条 支持民营企业持续发展。对设备投入100万元以上制造业技术改造项目,按照设备(含软件)实际购置金额不超过10%的比例给予支持,单户企业县级最高支持50万元。其中“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为C类和D类的企业,设备(含软件)投资奖补的比例分别下浮20%、30%。
设备购置金额是指申报项目新购置(不含二手设备)的生产、研发、节能、节水、检验检测等设备及配套软件支出金额,单台设备价格不低于1万元。根据企业提供的购置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由第三方社会中介机构核定。
第六条 支持民营企业智能发展。对新获认定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县级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获认定的国家级增材制造典型应用场景,县级给予最高4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获认定的省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场景,县级分别给予最高70万元、50万元、40万元、2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获认定的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县级分别给予最高2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鼓励企业深度应用标识解析体系,支持企业对按照购置标识解析体系设备(含软件)实际金额不超过20%的比例给予奖补,单户企业县级最高支持10万元。标识注册量超100万条且月均解析量超10万次的生产制造企业,每年对前5名县级给予最高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首次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标准)二级以上评估认证的企业,县级给予最高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获得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工业互联网创新领航应用案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的企业,县级给予最高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认定为“优秀水城软件名品”的企业,县级给予最高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第七条 支持民营企业优质发展。对新获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县级分别给予最高4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获认定的国家级质量标杆、省级质量标杆的企业,县级分别给予最高4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县级分别给予最高30万元、1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获认定的省级“独角兽”“瞪羚”企业,县级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列入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产品名单推广应用指导目录的产品,县级给予最高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认定为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项目产品的,县级给予最高2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参加省装备制造业创新创意大赛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企业,县级分别给予最高15万元、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获认定省级企业管理标杆的企业,县级给予最高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第八条 支持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对新获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绿色园区,县级分别给予最高2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获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绿色工厂的企业,县级分别给予最高2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获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绿色供应链管理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的企业县级分别给予最高2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获认定的国家级、市级绿色设计产品的企业,每种产品县级给予最高5万元、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获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节水型示范企业或示范标杆企业,县级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获认定的国家、省级、市级推广目录的工业节水技术装备和产品的企业,县级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获国家级、省级、市级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同等级节能降耗相关荣誉称号的企业,县级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获得国家发明或实用新型节水技术专利的企业,县级给予最高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第九条 支持民营企业品牌发展。对新获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县级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参加省、市级工业设计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的企业或个人,根据获得的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及新星奖等奖项情况,县级分别给予最高 20万元、10万元、5万元、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列入国家级、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的,县级分别给予最高4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企业,县级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获认定的省级、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企业,县级分别给予最高10万元、3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县级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列入省新材料领军企业培育库的企业,县级给予最高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评选为省新材料领军企业50强的企业,县级给予最高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第十条 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县财政每年设立200万元科技创新引导资金,对新获批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30万元、15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获批院士工作站的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国家级高端人才和省级“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或通过复审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最高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与高校院所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或委托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等科技成果的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第十一条 支持民营经济集群发展。对新获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特色产业集群”,县级分别给予最高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县级分别给予最高2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被认定为省软件名园、软件特色名园的,县级分别给予最高2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支持乡镇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对评选为市级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镇(乡、街道)的,县级给予最高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十二条 申报条件
申请奖补政策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企业在冠县行政区域内注册,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申报项目应按照相关要求,办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或备案手续,项目实施地在本县范围内;
(三)企业未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名单;
(四)符合财政涉企资金“绿色门槛”制度要求。
第四章 申请程序
第十三条 奖补申请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县财政局发布年度综合奖补资金申报指南,明确项目申报具体条件和要求。
第十四条 材料审核
(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受理企业申请材料,核实企业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对已达到奖补要求的企业,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社会中介机构进行材料审核、发票核验等工作,第三方社会中介机构独立核定申报项目,并出具审核报告。根据第三方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审核意见,确定拟给予奖补企业名单。
(二)对拟给予奖补的企业名单向社会公示 5 个工作日。公示后,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按规定制定资金分配方案报县财政局。
第十五条 资金拨付
县财政局根据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提出的资金分配方案,及时按有关规定拨付奖补资金。
第五章 责任分工
第十六条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负责组织奖补资金申报工作,提出资金安排意见建议,具体实施奖补资金的预算编制、执行、绩效管理和信息公开。
第十七条 县财政局负责指导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开展奖补资金预算编制、绩效管理,为奖补政策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第十八条 申报企业对其提供的申请材料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并积极配合第三方社会中介机构做好现场核查工作,按要求如实提供相关资料。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获得奖补资金的企业应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自觉接受审计、纪检监察、财政、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对弄虚作假骗取奖补资金等行为,停止其奖补资金申报资格,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二十条 第三方社会中介机构在材料审核、现场核实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等行为的,将其失信行为列入负面清单,同时暂停其专项资金申报资格。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上述政策与我县已出台的其它政策不一致的,以本政策内容为准。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同一企业同类政策不重复享受。
第二十二条 上述政策由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和县财政局负责解释。
解读《冠县支持工业技术改造综合奖补实施方案》
一、政策背景
目前,我县的支柱产业以传统产业居多,这种产业外来依赖性强,市场波动大、风险高,不可持续。近年来,我县处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推动全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激励作用,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投入,培育更多的优质企业,带动全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二、决策依据
1.《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稳增长、保就业、促消费鼓励政策的通知》(冠政办发〔2022〕14号);
2.《冠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冠县中小企业“育苗扶壮”梯度培育计划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冠政发〔2022〕1号)。
三、出台目的
通过政策扶持引导,撬动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和科技创新力度,促进主导产业改造升级,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巩固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优质企业不断涌现。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及优质企业培育行动,拥有一批自主创新核心技术的企业,全面提升我县制造业的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
四、重要举措
明确了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智能、优质、绿色、品牌、创新等方面的各项奖补标准,规定了申报条件及程序,确保优质企业培育取得实效。
五、奖补方式
事后奖补,即各种项目实施后进行奖励。
六、企业申报奖补需具备哪些条件?
1、在冠县行政区域内注册,有独立法人资格;
2、项目在冠县实施,且办理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或备案手续;
3、企业未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名单;
4、符合财政涉企资金“绿色门槛”,财政资金不流向节能环保不达标、损害生态环境的项目。
七、企业如何申报奖补?
1、发布申报指南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财政局发布年度综合奖补资金申报指南
企业查找途径:各乡镇(街道)向企业转发申报指南或登陆冠县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uanxian.gov.cn/)进行查询
咨询电话:0635-5231152
2、审核材料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受理核实:
①达到奖补要求的企业→第三方社会中介机构现场核查→出具审核意见→确定拟给予奖补企业名单→公示5个工作日→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制定资金分配方案报县财政局
②未达到奖补要求的企业→告知企业原因
③经第三方社会中介机构现场核查不能给予奖补的企业→告知企业原因
3、拨付资金
县财政局在收到县工业和信息化局资金分配方案后,拨付奖补资金。
八、奖补标准
支持类型 | 奖补项目 | 县级奖补金额 |
民营企业持续发展 | 制造业技术改造项目的设备投入100万元以上 | ≤实际购置金额的10%;单户企业最高支持50万元。“亩产效益”C类、D类企业奖补比例分别下浮20%、30%。 |
民营企业智能发展 | 新获认定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一次性最高奖励50万元 |
新获认定的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 一次性最高奖励30万元 | |
新获认定的国家级增材制造典型应用场景 | 一次性最高奖励40万元 | |
新获认定的省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 一次性最高奖励70万元 | |
新获认定的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50万元 | |
新获认定的智能工厂 | 一次性最高奖励40万元 | |
新获认定的数字化车间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新获认定的智能制造场景 | 一次性最高奖励5万元 | |
新购置标识解析体系设备(含软件) | 一次性最高奖励10万元 | |
新标识注册量超100万条,且月均解析量超10万次 | 一次性最高奖励5万元 | |
首次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 | 一次性最高奖励5万元 | |
新获得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标准)二级以上评估认证 | 一次性最高奖励5万元 | |
新获得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新获得工业互联网创新领航应用案例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新获得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新认定为“优秀水城软件名品” | 一次性最高奖励5万元 | |
民营企业优质发展 | 新获认定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制造业单项冠军 | 一次性最高奖励40万元 |
新获认定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制造业单项冠军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新获认定的国家级质量标杆 | 一次性最高奖励40万元 | |
新获认定的省级质量标杆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30万元 | |
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15万元 | |
新列入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产品名单推广应用指导目录的产品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新认定为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项目产品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新获得省装备制造业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 | 一次性最高奖励15万元 | |
新获得省装备制造业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 | 一次性最高奖励10万元 | |
新获得省装备制造业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 | 一次性最高奖励5万元 | |
新获认定省级企业管理标杆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民营企业绿色发展 | 新获认定国家级绿色园区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新获认定省级绿色园区 | 一次性最高奖励10万元 | |
新获认定市级绿色园区 | 一次性最高奖励5万元 | |
新获认定国家级绿色工厂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新获认定省级绿色工厂 | 一次性最高奖励10万元 | |
新获认定市级绿色工厂 | 一次性最高奖励5万元 | |
新获认定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新获认定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 | 一次性最高奖励10万元 | |
新获认定市级绿色供应链管理 | 一次性最高奖励5万元 | |
新获认定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新获认定省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 | 一次性最高奖励10万元 | |
新获认定市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 | 一次性最高奖励5万元 | |
对新获认定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 | 一次性最高奖励5万元 | |
对新获认定市级绿色设计产品 | 一次性最高奖励2万元 | |
新获认定国家级节水型示范企业或示范标杆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50万元 | |
新获认定省级节水型示范企业或示范标杆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新获认定市级节水型示范企业或示范标杆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10万元 | |
新获认定国家级推广目录的工业节水技术装备和产品的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50万元 | |
新获认定省级推广目录的工业节水技术装备和产品的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新获认定市级推广目录的工业节水技术装备和产品的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10万元 | |
新获国家级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同等级节能降耗相关荣誉称号的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50万元 | |
新获省级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同等级节能降耗相关荣誉称号的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新获市级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同等级节能降耗相关荣誉称号的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10万元 | |
新获国家发明或实用新型节水技术专利的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10万元 | |
民营企业品牌发展 | 新获认定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 一次性最高奖励50万元 |
新获认定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新获认定市级工业设计中心 | 一次性最高奖励10万元 | |
新获得省、市级工业设计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金奖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省、市级工业设计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银奖 | 一次性最高奖励10万元 | |
省、市级工业设计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省、市级工业设计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铜奖 | 一次性最高奖励5万元 | |
省、市级工业设计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优秀奖及新星奖 | 一次性最高奖励2万元 | |
新列入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 | 一次性最高奖励40万元 | |
新列入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成功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50万元 | |
成功创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新获认定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10万元 | |
新获认定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3万元 | |
新认定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50万元 | |
新认定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新列入省新材料领军企业培育库的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新评选为省新材料领军企业50强的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民营企业创新发展 | 对新获批国家级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的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30万元 |
对新获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的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15万元 | |
对新获批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的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10万元 | |
新获批院士工作站的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新认定国家级高端人才的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50万元 | |
新认定省级“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的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或通过复审的高新技术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10万元 | |
与高校院所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或委托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等科技成果的企业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 | |
民营经济集群发展 | 新获认定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 | 一次性最高奖励30万元 |
新获认定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新获认定市级“特色产业集群” | 一次性最高奖励10万元 | |
新认定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新认定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 一次性最高奖励10万元 | |
新认定市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 一次性最高奖励5万元 | |
新认定省软件名园 | 一次性最高奖励20万元 | |
新认定软件特色名园 | 一次性最高奖励10万元 | |
新评选为市级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镇(乡、街道) | 一次性最高奖励10万元 |
九、名词解释
1.技术改造:指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扩大出口、降低成本、节约能耗、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劳保安全等目的,采用先进的、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模式对现有设施、技术工艺、管理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活动。
2.智能工厂: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实现工厂的办公、管理及生产自动化,达到加强及规范企业管理、减少工作失误、堵塞各种漏洞、提高工作效率、进行安全生产、提供决策参考、加强外界联系、拓宽国际市场的目的。
3.数字化车间:是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在生产车间的综合应用,它将数控设备工艺设计系统、生产组织系统和其他管理系统的信息进行集成,形成综合信息流自动化的集成制造系统。从整体上改善生产的组织与管理,提高制造系统的柔提高数字化设备的效率。
4.绿色制造:也称为环境意识制造(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Manufacturing)、面向环境的制造(Manufacturing For Environment)等,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全寿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政策解读单位:冠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具体联系人:李红振
联系电话:0635-5231152
1、《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稳增长、保就业、促消费鼓励政策的通知》(冠政办发[2022]14号)
2、《冠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冠县中小企业“育苗扶壮”梯度培育计划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冠政发[2022]1号)
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意见2条,采纳2条,详情见下表:
意见来源 | 反馈途径 | 反馈时间 | 提出意见和建议 | 采纳与否 | 采纳理由 |
冠县鑫昌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 电话 | 2023年11月16日 | 建议获得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企业给予资金奖励。 | 采纳 | 对新获认定的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企业,县级给予最高3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
山东冠洲股份有限公司 | 电话 | 2023年11月16日 | 建议加大对新获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节水型示范企业或示范标杆企业,县级分别给予最高40万元、15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资金奖励。 | 采纳 | 对新获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节水型示范企业或示范标杆企业,由原来的县级分别给予最高40万元、15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资金奖励提高到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
冠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12月12日
冠县支持工业技术改造综合奖补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该意见征集已结束,无法进行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