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单位:冠县发展和改革局 征集时间:2020-09-27~2020-12-31
尊敬的广大市民朋友,社会各界人士:
“十四五”(2021—2025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勇迈进的开局五年;是我县深入实施“攻坚克难十大工程”,努力实现在全市跨越赶超的重要五年。科学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对于实现冠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规划是人民的规划,是为人民编制的规划,是需要人民广泛参与的规划。目前,我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全面启动,为了实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汇聚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现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意见建议征集活动。诚挚邀请广大冠县市民朋友、关心专注冠县发展的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请您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共同擘画冠县“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一、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
二、征集内容:主要围绕产业提升、科技创新、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改革、对外开放、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三、参与方式:
1、电子邮件:县发改局 sdgxghk@163.com
2、电话反馈:县发改局 0635-5232962
3、邮寄信件:冠县红旗北路109号冠县人民政府532房间
冠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0年9月27日
尊敬的广大市民朋友,社会各界人士:
“十四五”(2021—2025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勇迈进的开局五年;是我县深入实施“攻坚克难十大工程”,努力实现在全市跨越赶超的重要五年。科学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对于实现冠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规划是人民的规划,是为人民编制的规划,是需要人民广泛参与的规划。目前,我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全面启动,为了实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汇聚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现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意见建议征集活动。诚挚邀请广大冠县市民朋友、关心专注冠县发展的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请您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共同擘画冠县“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一、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
二、征集内容:主要围绕产业提升、科技创新、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改革、对外开放、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三、参与方式:
1、电子邮件:县发改局 sdgxghk@163.com
2、电话反馈:县发改局 0635-5232962
3、邮寄信件:冠县红旗北路109号冠县人民政府532房间
冠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0年9月27日
一、《纲要》编制背景
“十四五”(2021-2025年)时期是我县融入多重国家战略、新旧动能转换取得实质成效、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五年,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五年规划,对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意义重大。县政府高度重视《纲要》编制工作,根据上级和县委的总体要求,2019年下半年开始进行前期研究,2020年下半年正式启动编制。《纲要》的起草,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中共聊城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和中共冠县县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与国家和省、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有机衔接,体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突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充分考虑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趋势和要求,统筹安排“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方向、思路、重点任务和举措。
二、《纲要》的基本框架
《纲要》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篇,包括第一章至第五章,阐述了“十四五”时期我县发展的基础条件、形势环境、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第二部分,即第二篇至第十三篇,包括第六章至第五十一章,围绕新发展理念,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进行了规划部署。第三部分,即第十四篇,包括第五十二章至第五十五章,阐述了确保规划顺利实施的保障机制。同时,在重点章节中设置了7个专栏,列举了“十四五”时期规划实施的系列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明确了发展支撑,增强了规划的可操作性。
三、“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县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未来五年,我们将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立足冠县发展环境、现实基础和比较优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十四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振兴实体经济和扩大内需为基本立足点,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推进冠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奋力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县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基本建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市场体系、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民生保障体系,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良好开局。
——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全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强大市场机制更趋成熟。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5%。
——发展质效持续改善。全县新旧动能实现平稳接续、协同发力,“四新”经济、九大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四新”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年均增加2个百分点左右,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25年研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深入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初步建立。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城乡环境优美宜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约束性指标任务,到202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3%。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产权制度、要素市场、创新发展等重点改革率先突破,流程再造、“放管服”改革持续取得新成效,保护发展、服务发展、支持发展的法治体系更加完善,诚信建设成效突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年均增长5%。
——治理效能显著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的更大进步,治理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人民民主不断扩大,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协商民主深入发展,社会更加公平正义。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公民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低收入群体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拥有职业(助理)医师数(人)年均增长4.5%,到202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左右。
(三)二○三五年远景目标:中央部署,到二○三五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省委要求,到二○三五年我省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市委提出,到二○三五年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市。落实新任务新要求,冠县必须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争先创优,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县新局面。展望二○三五年,我县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大的跨越;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建成法治冠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更高水平的平安冠县;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与全市同步实现碳排放达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冠县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双循环”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充分展示现代化建设丰硕成果。
四、“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激发创新驱动新活力。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在冠县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企业主体、平台建设、人才集聚,全面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主要包括: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二)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施产业突破工程,加大建链、补链、延链、融链、强链力度,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量、新兴产业壮规模、现代服务业强品质,不断强化园区支撑,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发展先进制造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强化园区发展支撑。
(三)培育数字经济新引擎。深化数字化引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重点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进数字产业化,积极引进培育电子信息制造、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融合,持续打造数字化现代生产经营体系。主要包括: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培育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数字社会建设。
(四)融入循环发展新格局。坚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激活内力与借助外力更好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与投资协调互动、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贯通。主要包括: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扩大精准有效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五)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实施乡村振兴重大工程,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体制和政策体系,打造具有鲁西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主要包括: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六)实现城乡协调新发展。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筑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主要包括: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乡镇经济发展。
(七)增强内生发展新动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聚焦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将改革进行到底,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激发发展活力。主要包括:推进要素配置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财政金融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建设法治冠县。
(八)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文化公共服务水平,挖掘文化资源,培育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冠县知名度和美誉度。主要包括:建设文明冠县、提高文化软实力。
(九)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要包括: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开展污染防治攻坚、加强生态系统保护。
(十)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坚持开放发展理念,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深度参与国际和区域性竞争合作,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主要包括:全面深化区域合作、提升外资利用质效、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打造对外开放优质载体。
(十一)共筑幸福和谐新生活。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主要包括: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快建设教育强县、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冠县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十二)铸就安全发展新秩序。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把安全发展贯穿冠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风险,筑牢安全屏障,建设“平安冠县”。主要包括: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经济发展安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关于开展聊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前期工作的通知》(聊发改规划函〔2019〕30号)
2020年9月27日,在县政府网站发布了关于征集冠县“十四五”规划编制意见建议的公告,围绕产业提升、科技创新、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领域,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实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汇编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规划编制过程中,征集意见建议300余条,涉及重点项目、农业、工业、服务业、科技、教育、医疗、妇女、残疾人、城市建设等,根据反馈意见内容,我局认真梳理,共采纳了257条,对于能够采纳的,起草小组尽最大限度进行了采纳,其余的意见经过规划论证不符合我县发展实际,未予采纳。
意见来源 | 反馈途径 | 反馈时间 | 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内容 | 采纳与否 | 采纳与否理由 |
周*武 | 邮箱 | 2020.10.10 | 政府支持终生学习平台、终生学习系统构建(政府可以购买网络学习平台的服务供民众学习)。 | 否 | 就此意见与教育部门沟通,目前没有实现的条件。 |
周*武 | 邮箱 | 2020.10.10 | 政府通过支持构建互惠共赢发展人力资源集团促进教育发展。 | 否 | 就此意见与教育部门沟通,目前没有实现的条件。 |
周*武 | 邮箱 | 2020.10.10 | 通过民众15%个税互惠共赢分配模式促进教育发展。 | 否 | 就此意见与教育部门沟通,目前没有实现的条件。 |
座谈会参与人员 | 座谈会 | 2020.11.10 | 征集意见建议300余条,涉及重点项目、农业、工业、服务业、科技、教育、医疗、妇女、残疾人、城市建设等。 | 部分采纳 | 共采纳了257条,对于符合我县发展实际的,起草小组尽最大限度进行了采纳,其余的意见经过规划论证不符合我县发展实际,未予采纳。 |
关于征集冠县“十四五”规划编制意见建议的公告
该意见征集已结束,无法进行提交